黑山羊圈养技术视频大全 黑山羊的圈养技术

黑山羊圈养技术视频大全 黑山羊的圈养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秸杆资源的丰富,通过大力发展圈养黑山羊生产,提高农民增收,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的支撑产业基础 , 由放牧转为舍饲圈养 , 技术问题最关键,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黑山羊的圈养技术吧!
黑山羊的圈养优势
1、黑山羊生长发育快,由于减少了游走觅食活动,饲草转化成羊肉的比例提高,单位草量能产出更多的羊肉,饲养周期可缩短一半时间,周转快,效益高 。
2、积肥多,放养一只羊年平均积肥500kg,而圈养时为1000kg 。
【黑山羊圈养技术视频大全 黑山羊的圈养技术】3、疾病少 , 产羔成活率高,放养黑山羊由于“风餐露宿”,容易感染疾病 , 而且不容易及时发现病羊,所以羔羊夭折现象经常发生 。圈养黑山羊可以进行精细管理,不喝脏水,染病机会少,因而母肥仔壮,成活经几乎可达100% 。

4、黑山羊圈养还可促进植被的恢复,解决林牧矛盾,有利于饲草业商品化,带动草食动物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
黑山羊的羊舍建造
1、羊舍面积:羊舍应有足够面积,使山羊在舍内不太拥挤 , 可自由活动 。每只山羊平均占有最低面积是:种公山羊为1.2~1.5平方米,成年母山羊为0.8~1.0平方米,哺乳母山羊为2.0~2.5平方米,幼龄公、母山羊为0.5~0.6平方米,阉山羊为0.6~0.8平方米 。
2、羊运动?。荷窖蛏嵬庖性硕?nbsp;, 运动场的面积为山羊舍面积的2~5倍 。运动场围墙的高度,小山羊为1.5米,母山羊为2米,公山羊为2.2米 。运动场内应架设饮水装置、草架、食槽等 。
3、防暑降温:羊舍要建成内部干燥、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冬暖夏凉的敞开式羊舍 , 檐高3米以上,舍内架设的羊床离地1~1.5米,舍外应种树以利防暑降温 。
4、屋顶防水:屋顶要完全不透水,排水良好,能耐火耐用,要有一定坡度 , 除平顶和圆拱顶外,若用树皮、瓦、草料做屋顶 , 分别需要有15、35、50度的坡度,以利防水和排水 。马山县气候炎热,羊舍屋顶应侧重于防暑,所以用水泥屋顶时应设隔热层 。

5、地面门窗:羊舍地面要高出舍外地面20~30厘米,地面致密、坚实、平整、无裂缝、由里向外应有一定倾斜度 , 靠外面的低地处应开设排粪沟 。门、窗、墙要坚固耐用 , 羊舍外边要建有贮粪池 。
黑山羊的繁殖技术
1、性成熟:公羊一般3~4月龄,睾丸可产生精子和雄性激素,母羊4~5月龄 , 卵巢可产生卵子和雌激素 。此期可繁衍后代 。
2、发情表现:不安心食草,鸣叫摇尾,有的爬跨它羊,初期阴部流出透明粘液,末期粘液成胶状稠样(粘稠) , 从发情开始到结束,一般1~2天,发情周期18~21天 。
3、及时配种:母羊适宜的初配期为8月龄 , 第一胎于4月初配种,9月初产羔,第二胎10月初配种,来年3月产羔 。多为自然交配,因人工授精所需的设备、技术要求较高,推广山羊的人工授精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条件尚未成熟 。

4、妊娠分娩:母羊配种后20天不再发情 , 说明可能已受孕 。羊怀孕期为五个月 。母羊受孕一两个月后,乳房发育、色红润,临产前行走迟缓,腋窝下陷,腹部下垂,阴部肿胀流粘液,举动不安 , 时卧时起或回头望腹鸣叫 。当阴部流出透明粘液、卧地或努责视为快临产,应作好接产准备 。通常流白粘液为活胎,流红带白粘液为死胎 , 胎水不破为正产,胎水先破为难产 。
黑山羊的管理技术
1、及时去势:不宜留种的公羊,除部分公羊留作试情公羊外,其余的在出生7-60日龄应进行去势,去势后的公羊性情温驯,便于管理 。
2、饲料搭配:羊属食草动物,饲料应以牧草、树叶为主 , 精料为辅,在夏秋季节,应多喂些草料、树叶或牧草(一般种植桂牧一号0.15亩可养成年羊一只),禾本科(如桂牧一号、象草、类玉米等)与豆科(如银合欢、任豆树、沙皮树叶等)牧草投喂比例为4:1,适当补充精料 。冬春饲草比较缺乏,有条件的地方,应利用冬闲田种植黑麦草作补充,也可通过多喂些混合饲料解决饲草不足的问题 。混合料参考配方为玉米粉54%、草粉40%、黄豆或花生饼4%、麦麸2%,外加矿物质适量,每只羊每天喂食盐5克 。
3、供足饮水:为消化食入的粗饲料,山羊每天必须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同时体内循环、养分输送也离不开水分 。所以山羊缺水的后果往往比缺料更严重,容易导致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膘情下降等 。因此 , 应供给充足而干净的饮水 , 冬季应饮温水 。
4、精心管理:每天清洁羊舍地面一次,圈舍及其周围要定期消毒,每半个月清除羊楼下羊粪一次 , 并将其远离羊舍堆积发酵 。重胎母羊、哺乳母羊及其所带羔羊要隔离于小单间饲养(2平米/间),以防拥挤造成母羊流产和压死羔羊 , 小单间应保持干燥清洁卫生 , 阳光充足 , 空气新鲜,温度以18~20℃为宜 。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