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思 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思

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思 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思

意思: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该句出自清代诗人郑燮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诗中首先描写一夜在县衙中所闻之声,进而联想到百姓的疾苦,最后抒发诗人将民生系己之身的志向 。诗中采用托物取喻的手法,流露出诗人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之意 。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翻译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 , 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注释1、署:衙门 。

2、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称“同年”的父辈为年伯 。
3、中丞:清代将巡抚称为中丞 。
4、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 。
5、萧萧:拟声词,形容草木摇动声 。
6、些?。汉苄?,这里指官职卑微 。
7、吾曹:我们 。
8、一枝一叶:用竹子枝叶来比喻百姓们的各种小事 。
9、关情:牵动情怀 。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赏析该诗是一首题画诗,第一、二句点明诗人身份与周边环境,紧扣画中风来疏竹的主题 。“衙斋”说明自己身为官员;不言“官邸”“府第”等 , 既表明自己的官阶较低,又有谦逊之意 。忙中偷闲,静卧休息,却听得似有风雨之声,原来那是衙中自己亲手所植的竹林幽篁为清风所动 , 萧萧作响,意趣横生,同时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 。

第二句诗人振腕转笔,由竹叶声响联想到民间疾苦,一个“疑”字道出了诗人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表达了他对百姓的真挚情感 。他在任期间确实对百姓关怀备至,深得百姓的感戴 。最后因擅自开仓赈济,触犯了贪宫污吏的直接利益,而被诬告罢官 。
第三、四句写诗人事无巨细、永远恪尽职守、关怀百姓 。诗人直陈自己官职卑微,只是一个普通县官,语虽自谦 , 却用“吾曹”点出像诗人等这种下级基层官员的数量之广,将之上升到普遍的高度 。末句语带双关,还是用题咏画竹的方式说明,然而只要是有关民众疾苦,无论事情大小,都会放在心上 。【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思 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思】

由题竹始 , 又终于咏竹,表面上看是咏竹,实际上却比喻民间疾苦,虚实相间,意味深长 。为民解忧,是为官者责任所在,这两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照应了画意和诗题 。
全诗语言质朴,不用典故堆砌,既有明智自勉之心,更含有相与为善之意,竹之清雅超拔与诗人的两袖清风的高尚节操自然相照 。诗人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语多谦逊委婉,诗人对百姓真挚而执着的人道主义情怀寄寓其中 , 表达了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 , 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 。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创作背景该诗是郑燮于乾隆十一、二年(1746年—1747年)间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所作 。科举时代称同科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父辈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 。包括即是郑燮的年伯,他当时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 。清代巡抚又称中丞,“大”是表示尊敬之意 。郑燮曾画过一幅《风竹图》呈送包括,该诗即是题写在这幅画上的 。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作者介绍郑燮 , 清朝画家、文学家 。名燮 , 字克柔 , 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出身寒微,幼丧母,由乳母抚养 。少年聪颖,随其父学 。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 。善诗,工书画,且能熔于一炉 , 时称“郑燮三绝”,与李鲜、金农、高翔、汪士慎、黄慎、李方膺、罗聘合称“扬州八怪” 。工诗文,诗、词、道情、书札文皆有独特风格,其诗言情述事,道民间痛痒 , 悲切动人 。著有《郑板桥集》 。有多幅画作传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