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将姜维为何能顺利地当上诸葛亮的接班人

对于三国人物姜维 , 很多人认为蜀汉是败在他手上了 , 也因此认为诸葛亮在选接班人是犯了个大错 , 因为姜维除了那点点军事才能外就一无是处了 。事实真是这样吗?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姜维除了军事之外的其它才能——
1. 政治能力


这是最有争议的一点 。现网友普遍认为 , 姜维的政治水平极差 , 不懂搞内政 , 对黄皓等奸人更是束手无策 。看似有理 , 实属荒谬 。一个很浅显的问题:姜维以一芥 敌国降将的身份何以能平步青云 , 仕途一帆风顺 , 一直攀到顶峰大将军的最高位?没点政治才华能行吗?蜀国的官场有那么好混吗?看看魏延 , 杨仪等人的下场就知 道了 。况且姜维以羁旅托国(这里可以比较一下马超在降蜀后的境遇 , 《三国志》载“超羁旅归国 , 常怀危惧 。”最后竟至郁郁而终 。唉 , 降将的日子真不好过 啊!) , 为避嫌 , 无法多干预朝政 , 而昏庸的刘禅亲小人 , 远贤臣 , 不纳忠言 , 以致蜀政日衰 。偶早在前文说过了 , 黄皓等一干奸人背后有刘禅撑着 , 除非干脆把他 给废了 , 否则就这一朱紫难辨的主 , 任谁也扶不起来 。以此来苛责姜维 , 过矣!
2.人格魅力
蜀国灭亡后 , 旧臣郤正著论 论 维曰:“姜伯约据上将之重 , 处群臣之右 。宅舍弊薄 , 资财无余 , 侧室无妾媵之亵 , 后庭无声乐之娱 。衣服取供 , 舆马取备 , 饮食节制 , 不奢不约 , 官给费用 , 随手 消尽;察其所以然者 , 非以激贪厉浊 , 抑情自割也 。直谓如是为足 , 不在多求 。凡人之谈 , 常誉成毁败 , 扶高抑下 , 咸以姜维投厝无所 , 身死宗灭 , 以是贬削 , 不复 料擿 , 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 。如姜维之乐学不倦 , 清素节约 , 自一时之仪表也 。”
可以说 , 姜维清廉正直 , 以俭持身的作风与孔明也是一脉相承的 , 正是由于他们的廉洁自守 , 带动蜀国官吏由上而下 , 清廉成风 , 比之魏吴的吏治要清明得多 。
3.儒学基础


《姜维传》载:(维)好郑氏学 , 郑玄是畅晓两汉经学的大儒 , 姜维年少时就精通郑玄之儒学 , 受其影响颇深 , 这可能就是他“好立功名” , “心存汉室”的根源所在 , 也可能成为他将来一意复兴汉室 , 恢复中原的精神支柱之一 。
另外顺带补充一点 , 姜维一开始当的可是文官 , 有史可证 。(某些网友想当然的以为姜维就是一芥武夫 , 除了打仗 , 什么都不会 。残念~~)
《姜维传》载:(维)仕郡上计掾 , 州辟为从事 。通俗点讲 , 上计掾相当于现在的会计师 , 主管州郡人口和税收等的统计报表等 , 司马懿刚出仕时也曾担任此职 。
姜维降蜀以后 , “亮辟维为仓曹掾 , 加奉义将军 , 封当阳亭侯 , 时年二十七 。”(参见《姜维传》)仓曹掾也是文职 。
附引马植杰院士的《三国史》为佐证:司空、丞相府还有掌管粮谷的仓曹掾属 , 任其职者有刘晔、刘廙、高柔、裴潜、傅干、杨修等 , 都是比较有名的官员 。蜀汉 丞相仓曹掾曾由姜维担任 。吴国未见有仓曹掾属 , 但设有节度 , 掌军粮谷 , 初用侍中偏将军徐详主之 , 详死 , 以诸葛恪代之 。诸葛亮闻知 , 与陆逊书曰:“家兄年 老 , 而恪性疏 , 今使典主粮谷 , 粮谷 , 军之要最 , 仆虽在远 , 窥用不安 , 足下特为启至尊转之 。”逊以白权 , 权即转恪领兵 。由此观之 , 掌管粮谷的仓曹掾是重要的 官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