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吃人吗挣扎并不会在流沙中溺死吗

“流沙死亡法”是B级片导演最喜欢的死法之一 。但是,倒霉的牛仔或土匪在现实中真的会被流沙吸进去吗?
我们都看过这种电影 。一个人陷入流沙之中,不断乞求旁观者把他救出来,而随着挣扎越来越剧烈,他陷入流沙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直到最后沙子淹没他的头顶——有时还会留下一顶帽子 。有太多的电影描写过这种死法,美国网络杂志“Slate”的采访人员丹尼尔·恩格巴(Daniel Engbar)甚至统计出了电影史上出现流沙场景最多的时期 。20世纪60年代,每35部电影中就有一部涉及到流沙 。从《阿拉伯的劳伦斯》到《曼基乐队》(The Monkees),都曾经出现过流沙 。
流沙
不过,关于“你越挣扎就会陷得越深”的说法,证据却十分稀少 。流沙通常由沙子或浸满水和盐的黏土组成,通常出现在河流三角洲 。流沙表面看起来是固体,但当你踩进去的时候,沙子就会变得像液体一样 。紧接着水和沙分离,出现一层厚厚的、粘稠的湿沙子,将陷入者紧紧包裹住 。沙粒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减小,意味着无法再支撑你的体重,因此一开始你会沉下去 。那么,努力挣扎真的会让你沉得越来越深吗?你真的会沉到溺死的程度吗?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丹尼尔·伯恩(Daniel Bonn)曾经在伊朗的一个湖边,看到警告游客注意流沙危险的标志牌 。他采集了一小份样品,回到实验室后,对样品中黏土、盐水和沙子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并按此配方为自己的下一步实验制作了“人工流沙” 。当然,他没有用人来做实验,而是用与人体密度相同的铝球 。他把铝球放在沙子表面 。为了模拟人惊慌失措时挣扎的情形,他晃动整个模型,观察发生的情况:这些铝球会陷进去吗?
流沙
答案是否定的 。一开始铝球会陷入一小部分,但随着沙子逐渐与水重新混合,混合物的密度随之增加,这些铝球又重新浮到了流沙表面 。丹尼尔·伯恩和他的团队在流沙上尝试了各种各样的物体 。如果这些物体的密度与人体相同,那它们确实会下沉一部分,但并不会完全沉下去 。
那么,如果物理学上已经预测出你不会一直沉下去,为什么还是偶尔会出现事故悲剧呢?例如2012年在安提瓜和巴布达,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就因陷入流沙而死 。
原因在于,尽管流沙不会持续将你拉下去,但如果你不能及时得救,一次涨潮就足以将你埋没 。这个时候的流沙才是最危险的 。因此,挣扎并不会使人溺死,但我们依然需要小心谨慎 。如果你不想等待救援,也不想等待沙子重新与水混合后靠浮力托你上去,而想要靠自己的力量获得自由的话,根据伯恩的研究结果,仅仅抽出一只脚,你就要使出10万牛顿的力——相当于举起一辆中型小汽车 。
流沙
【流沙吃人吗挣扎并不会在流沙中溺死吗】在实验室里,伯恩的团队发现,盐是流沙的必要组分,因为它能增加流沙的不稳定性,使这种危险的结构能以很厚的沉积物形式存在 。但是,来自瑞士和巴西的另一支团队发现,有一种流沙并不需要盐 。他们对巴西东北部海岸一个潟湖里的样品进行了分析,发现土壤表面有细菌形成的硬壳,给人一种表面很坚固的印象,但当你踩上去的时候,这层硬壳就会破裂 。好消息是,硬壳下方的土壤厚度很少会超过人体的身高,因此即使你不小心陷进去,也应该不会溺死 。
干燥的流沙就是完全不同的事物了 。“流沙效应”意味着,掉到一个装满谷物的筒仓里可能带来致命的危险 。
2002年的一份案件报告中,讲述了德国一名男子深夜时掉入一个农场谷仓的故事 。等到消防队员确定他在哪一个谷仓(一共有8个谷仓)的时候,谷子已经埋到了他的腋窝处,并且就像对流沙的经典描述那样,他越挣扎就陷得越深 。每一次呼气,他的胸腔容量就减少一些,谷物不断填充着空隙,使他的呼吸越来越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