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大的国库盗窃案,国库就是这么给清空空的?

号称“史上最抠门”的道光皇帝一生节俭 , 辛辛苦苦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攒下了点银子 , 可当他派人查账时 , 却发现国库中的银子没了 , 没了 , 全没了 。。。
道光这身子骨本身就不济 , 面对仅剩下账面上的数字 , 气得他没多久就挂了了 。奇了怪了 , 大清国库的管理制度应该是相当严格的 , 不容许出半点差池 , 那么银子怎么就没了呢?难不成被蟑螂顺着地缝儿给背走了?
甭管哪朝哪代 , 国库都承担着国家财政的重担 , 掌管国库的任务当然是归户部所有 。由于古代货币的形式比较单一 , 所以国库中存放的基本都是银子 , 而具体负责国库中银两清点、搬运工作的是库银郎中、库丁、司库以及一些兵丁 。
这面对白花花的银子 , 谁能不心动?为了防止监守自盗的发生 , 清朝统治者想出了一些应对方法 , 比如:银子只能由库丁来搬运 , 并且只有3年的任期 。而且还规定库丁搬运银子时不能穿衣服 , 必须光屁溜子 , 搬完以后还要接受检查 , 最后得大喊几声 , 来证明嘴里有没藏银子 。
【清朝最大的国库盗窃案,国库就是这么给清空空的?】俗话说的好 , 上有政策 , 下有对策 。人民群众的智慧也是不能被忽视滴~~对于此类的检查 , 库丁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对策 。最常用的有两种:第一种 , 冬天的时候 , 带着壶茶进入银库 , 将银子放入壶里顺出来 。
北方的冬天大家都知道 , 那时候又没暖气空调啥的 , 所以天气寒冷银子就被冻在了壶里 , 出库的时候 , 就算把茶壶倒过来 , 里面的银子也不会掉出来 。
接下来 , 咱们再来说说比较奇葩的第二种偷银子方法 。据说库丁们会在银子上涂猪油 , 然后通过菊花塞到体内 。用这个办法 , 在出库的时候就算扒光了也查不出来 。
其实这种办法难度相当大 , 首先你的忍耐力得超凡脱俗 , 毕竟银锭的个头要比咱们的小棒子要粗对吧?而且那个形状带棱角 , 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 。其次就是你的演技 , 强塞进去还不能表现的太痛苦 , 否则肯定会被发现 。
当然 , 如果你巨能塞 , 一次塞个一百两银子应该没问题吧 。。。一百两银子呐 , 好家伙要知道清朝三品官员一年的俸禄才一百两左右 , 所以这种痛并快乐的事 , 搁谁不乐意啊?
有人可能要问了 , 这么偷银子他能偷多少呀?而且没人发现没人管吗?哈哈哈 , 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 首先库丁这行是近亲相承的 , 新库丁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习菊花藏银子的功夫 , 练到能塞进五十两银子才算合格 。据有关史料记载 , 有的“膛儿”大的库丁 , 一个月甚至能顺走几千两银子 。
其次 , 作为监督人员 , 库银郎中之类的一干人等也不是啥都不清楚的 , 但是他们基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糊弄事 , 因为能从中分一杯羹 , 所以大多就不管了 。当然 , 如此丰厚的肥差不是谁都有机会干的 , 库丁们的背景是相当强大的 。
如果皇帝派人来视察银库 , 户部官员也就是翻翻账本 , 大概看一眼库里的银子 , 根本不清点细数 , 拿点好处就走人了 。再者 , 清政府很少会对银库进行大规模的盘点 , 就比如咱们说道光发现银库出现问题的这一回 , 距离上一次大规模清点银库已经过了7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