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千古一帝为何要经常隐藏自己的行踪?

秦始皇雄才大略,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但在其后期,如果他自己不愿意公开,就没有人知道他的行踪 。秦帝国的大小官员都“莫知行之所在”,凡有事情要向秦始皇奏报或需要秦始皇裁决的,全都要到咸阳宫等候 。秦始皇为何隐秘自己的行踪,把自己搞得如此神秘兮兮?
表面的、直接的原因是秦始皇想要求仙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权势地位、金钱美女,可谓应有尽有,什么都不缺 。他真正缺少的是时间 。春夏秋冬、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伟大如秦始皇也无法抗拒 。所以秦始皇才会认为他自己是秦始皇、他的儿孙们是秦二世、秦三世;才会早早地为自己修建皇陵……
秦始皇的所作所为,证明了他很清楚人必有一死,但秦始皇不想太早、太快死去,所以,他又避谈死 。
网络配图
方士徐福、卢生等人,抓住了秦始皇畏惧死亡的心理,如牛虻一般吸附在秦始皇身上,蛊惑秦始皇追求长生、追求成仙 。那么,怎样才能长生、求仙呢?
公元前212年,卢生对秦始皇说:“有一种方法,这就是皇帝不时地暗中秘密出行,借此躲避恶鬼 。而避开了恶鬼,神仙真人便会来到 。故此希望您所居住的宫室不要让别人知道,然后不死之药大概才可以得到!”
秦始皇受到卢生蛊惑,对所谓的能够长生不老的“真人”羡慕不已,连“朕”不说了,而是自称“真人” 。至于卢生所说的暗中秘密出行,秦始皇自然照办不误 。于是,人们便经常性地“莫知行之所在” 。
但以上所说,只是秦始皇经常隐藏自己的行踪,把自己搞得神秘兮兮的直接原因 。秦始皇后期把自己搞得神秘兮兮,让别人无法知道他的行踪,另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即秦始皇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 。
让秦始皇感到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的第一个人就是张良 。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东游(巡视),行至阳武县的一个叫博浪沙的地方,遇到张良及其雇佣的大力士的刺杀 。当时,张良和大力士提前埋伏在秦始皇仪仗队所必经之处 。等到秦始皇仪仗队经过时,张良让大力士把一个重达120斤的铁锤砸向秦始皇的车驾 。所幸,那个铁锤只是把秦始皇的随行副车砸得稀巴烂,秦始皇险险逃过一劫 。
张良的刺杀行动,让秦始皇大惊失色,也让秦始皇意识到,即便他拥有四海,他的生命安全仍然有可能受到威胁 。于是,秦始皇下令全国大搜捕十天,想要抓住刺客,但搜捕的结果却是未能擒到 。刺客没抓到,秦始皇难免整天提心吊胆,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行踪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网络配图
让秦始皇感到自己的生命受到危险的第二件事是兰池遇刺 。
公元前216年十二月的一天夜里,秦始皇带着四名侍卫,便装出行咸阳 。他们一行人在兰池遇到了强盗,情势十分危急 。还好那些侍卫武功了得,打死了强盗,秦始皇这才又逃过一劫 。
咸阳是秦帝国的首都,也可以说是秦始皇的老窝 。但秦始皇在自己的地盘上,差点丢了性命 。这让秦始皇的危机感尤其强烈,所以他命令在关中大规模搜查了二十天,比两年前的博浪沙遇刺整整多搜捕了十天 。
当时搜捕的结果如何,史料没有记载,不过通过这件事,我想秦始皇应该会对自己的行踪更加保密 。
让秦始皇感受威胁的第三件事是他发现,自己的身边有人泄密 。
有一次,秦始皇帝前往梁山宫,从山上望见丞相李斯的随行车马非常多,很不赞许,随口说了几句对李斯不满的话 。不料,秦始皇的宦官近臣中,竟然有人将这事告诉了李斯 。李斯知道秦始皇的不满后,随即减少了自己出行的车马 。
网络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