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的励志故事 华罗庚的励志故事300字

华罗庚的励志故事 华罗庚的励志故事300字

1、初露锋芒 。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 , 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 , 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 , 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 , 他喜欢上了数学 。
他刚入校的时候,许多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平庸、低能”,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击这种偏见!从此,华罗庚全身心地钻到数学里 , 如同着了魔似的他的脑袋里装满了数学公式 , 攻克数学难题成了他最大的乐趣白天,他连走路时都在思索着解题方法;夜里,他守着小油灯不知疲倦地演算着 。就这样 , 华罗庚攻下了一道道难题,并从中享受到了无穷的快乐 。

2、勤奋成才 。
华罗庚家境贫寒 , 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他已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辍学之后 , 更懂得用功读书可怜的是他只有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及一本从老师那儿借来摘抄的50页的微积分 。

【华罗庚的励志故事 华罗庚的励志故事300字】为了抽出时间学习,他经常早起隔壁邻居早起磨豆腐的时候,华罗庚已经点着油灯在看书了伏天的晚上 , 他很少到外面去乘凉 , 而是在蚊子嗡嗡叫的小店里学习严冬,他常常把砚台放在脚炉上,一边磨墨一边用毛笔蘸着墨汁做习题每逢年节,华罗庚也不去亲戚家里串门,埋头在家里读书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罗呆子” 。
他的志气与行径,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阻力愈大 , 反阻力也愈大;困难愈多 , 克服困难的决心也愈坚没有时间,他养成了早起、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习惯没有书,也养成了他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 。

3、身残志坚 。
华罗庚十九岁那年,染上了极其可怕的伤寒病这场大?。?几乎毁了他的一生从旧历腊月廿四日开始,他足足病了半年,从此因病左腿残疾 , 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
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 , 誓言是:“我要用健全的头脑 , 代替不健全的双腿!”经过了几年的自学 , 华罗庚开始在杂志上投稿一开始,他的稿件不断被拒绝原因是他写的问题已被国外某个专家给证明过了这反而使华罗庚增添了信心,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自己钻研出来的,并没有看过别人的解题方法 。
1930年,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让熊庆来惊奇不已,迅即作出决定:“这个年轻人应该请他到清华来!”这时华罗庚只有21岁,他终于离开了杂货店的“暗室” , 来到了北京的清华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