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成功是靠不断踩低父皇雍正得到的?( 三 )


这道圣旨分明是要给雍正的兄弟政敌平反 , 朝野上下对新皇帝的胆魄无不惊讶 。
旨意一下 , 大臣们当然知道应该怎么做 。他们建议乾隆恢复这些人的宗室身份 。不久 , 几乎所有因储位斗争而被摒出宗籍之外的人又恢复了天潢贵胄的身份 , 那些被圈禁高墙的宗室王公也重见了天日 。乾隆下令 , 给允禩、允禟的子孙拨付相当丰厚的产业 , 以资生活 。就连最重要的案犯 , 雍正当日最大的竞争对手十四弟也被放了出来 , 乾隆赐给他公爵爵位 , 给予优越的生活待遇 , 让他安养晚年 。乾隆还想把十四叔被囚13年的俸禄一一发还 , 因十四叔坚辞不受而作罢 。
新皇帝的“宽仁”如春风一样 , 让这些人重获新生 。这一重大举动确实一下子扫除了皇室王公之中对雍正、乾隆一脉的怨恨之情 。
下一步就要争取官僚集团对自己的效忠了 。
帝位更替之际 , 新皇帝的为人和作风当然是全天下关注的焦点 。令大家欣喜的是 , 乾隆性格温文尔雅 , 与雍正明显不同 。
雍正时期的君臣关系是典型的猫鼠关系 。雍正总是以恶意去忖度臣子 , 对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苛刻明察 , 一丝错误也不放过 。乾隆却让人一望就感觉即之也温 。
一般来说 , 一朝天子一朝臣 , 每代君主都会罢黜一批旧臣、起用一批新人 , 以推行自己的执政理念 。乾隆却没有这样做 。他十分尊重父皇时期留下的张廷玉、鄂尔泰等老臣 , 即位之初 , 不对他们直呼其名 , 而称呼他们“先生”“卿” , 并且动不动就施恩赏赐 。乾隆处处效仿唐太宗面对谏臣的优美风度 , 凡有自己拿不准的事 , 他无不向老臣虚心请教;自己有事外出 , 日常国务即由他们处理和转达 。
乾隆则效仿祖父康熙 , 以宽大待人 , 每每从大臣的角度出发 , 替他们考虑问题、解决困难 。在雍正的严刑峻法之下 , 一大批官员戴罪狱中 , 更有很多官员因为要追赔贪污款项而倾家荡产、四处流离 。
从“宽则得众”的原则出发 , 乾隆释放了那些受罚过重的官员 , 比如因贻误军机被判死刑的几位名将;一些令人同情的文字狱要犯已经被雍正处决 , 乾隆便放回了他们被流放的家属 。
雍正去世时正因追赔赃款而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的官员也一律获得了宽大处理:赔款到此为止 , 不株连亲友 。乾隆即位三个月 , 一次就免除了69名官员的欠款 。他还下令清查历年的亏空案 , 若有一丝可以宽恕的情形 , 就予以宽恕 。在乾隆初年 , 被从轻处理的官员超过了2000人 。
这立刻赢得了官僚阶层的欢心 。雍正统治时期 , 每个官员成天提心吊胆、惴惴不安;现在 , 他们终于放下了紧张了13年的心 。
大清王朝这艘巨轮迅速改变了航向 , 由“严”一下子转向了“宽” 。
乾隆这样做 , 有多重理由 。新君即位 , 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赢得人心 。要有效赢得人心 , 最直接的手段无疑是让他们马上得到眼前利益 。最重要的是 , 经过雍正13年的风霜之治 , 大清社会政治纪律严明 , 贪污腐败得到有效控制 , 百姓在王纲之下战战兢兢 , 已经没有进一步高压统治的必要 。此时化严为宽 , 乾隆既可享受父皇严治的成果 , 又可享受百姓对自己的感恩戴德 , 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