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花费巨大人力盗墓盗得宝物竟养军队10年

盗墓,在世人看来这都是一个十分不光彩且有损阴德的事情 。可是,在汉末,居然出了一位被誉为最专业的盗墓人——曹操 。
曹操的盗墓动机很单纯,只是为了筹集军饷,才心生盗墓念头 。为了保证盗墓能够有序的进行,曹操可谓是大费周章了,为了盗墓他还设立专门的盗墓机构 。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有几十个人专门负责,以至于部队在哪里打仗他就在哪里盗墓,哪座墓里的宝贝多他就去哪盗墓 。
网络配图
曹操盗墓时设“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其来历一直是个谜,很可能是曹操的一时戏言,也可能是陈琳的比喻说法 。但在这以后,一直到今天,“发丘”和“摸金”还代表着盗墓 。也许很多人都不懂这两个究竟是什么,那么小编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知识 。
“中郎将”和“校尉”,都是古代的军中职位 。“中郎将”在汉代是皇帝身边的亲信红人,统领皇帝的侍卫,御前将军 。相当于今天专门担任京城和国家领导人安全工作的警备司令,级别很高,也很重要,是皇帝的嫡系人马,非一般人能担任 。
网络配图
“校尉”,在战国末期已有此官职,秦汉时为部队中的中级军官,级别比中郎将低很多,“中郎将”是指挥官,“校尉”是具体办事的头儿 。
“发丘”,就是盗墓,自然“发丘中郎将”就是盗墓大队长;“摸金”指到墓中寻找宝物,“摸金校尉”顾名思义,就是带着一伙盗墓者干具体事的盗墓小队长 。“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后来还真的成了官职名称 。
曹操盗墓时不可能不考虑社会的感受,所以他应该是有借口的 。那么,曹操以何名义盗掘了刘武的墓?史书上没有说,但不妨碍我们推测一下 。1928年军阀孙殿英盗清东陵时,是借军事演习的名义进去的 。曹操会不会这样?唐代大文人欧阳询等编撰的《艺文类聚·宝玉部上》(卷八十三),转引《曹操别传》称,“操别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天子闻之哀泣 。”
网络配图
清末民初的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编《水经注疏》,在转引《艺文类聚》上段文字时,将“操别入砀”易为“操发兵入砀” 。这句话这么一改,曹操盗墓的由头便露出马脚了,曹操盗墓还真如孙殿英那样,是以军事行动为幌子,很可能也说是军事演习,才开拔进墓区的 。
曹操盗刘武墓非常成功,但是有个问题让专家都很头疼,梁孝王墓的墓道都是用上千公斤的巨石封死的,那时候也没有现在这样先进的起重设备,那曹操的手下又是如何打开这陵墓把财宝收入囊中的呢?莫非是曹操又专研出什么专业的方法,让人至今无法对当时的情况作出解释吗?
再来说说曹操,曹操可能是因为看到了这种厚葬会让后人对自己产生兴趣,于是在曹操的遗嘱中,对于自己死后的葬仪,他却有着与前人厚葬完全不同的作风 。一是墓地要选"瘠薄之地",不占良田;二是墓地须与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共用,不单独建陵园;三是平地深埋,"不封不树",不造坟不树碑;四是死后大办丧事,不厚葬,所谓"无藏金玉珍宝",这是有点出乎意料的 。
【曹操花费巨大人力盗墓盗得宝物竟养军队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