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霜恶霉灵与吡唑醚菌酯混能治辣椒上的什么病?

辣椒喷什么药?

甲霜恶霉灵与吡唑醚菌酯混能治辣椒上的什么病?

文章插图
由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豇豆花叶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病害 。病株上部叶先现浓绿淡绿相间花叶 , 严重的邹缩畸形黄花 , 病株长势弱、节间短、开花畸形稀少 。用乐果、生物碱、氰戊菌酯、吡虫啉等杀虫 , 甾烯醇、葡聚烯糖、吗胍?硫酸锌、苦参·硫磺(病毒克星)杀毒 。
二、病毒病
由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病害 。花叶型病部不规则退绿 , 病果畸形小邹 。黄化型病叶变黄(上部全黄) , 矮化落叶 。坏死型斑驳状、条纹状病死 , 顶枯等 。畸形型病叶增厚、变小、邹缩、厥叶 , 节间缩短矮化、枝叶丝生丛簇状,病果畸形凹凸不平易脱落 。
用氯溴异氰尿酸、烷醇?硫酸铜、烯?烃?硫酸铜、混脂·硫酸铜、吗胍·乙酸铜、氨基寡糖素、香菇多糖、宁南霉素、辛菌胺醋酸盐等喷雾 。二核苷三氮唑、十三烷胍、松脂酸铜、生物碱杀菌剂与芸苔素 。
三、青枯病
由茄科劳尔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 。病株细根褐变后腐烂消失 , 横切近地面病茎可发现维管束微褐变 , 并分泌出乳白色菌液 , 后期病株迅速萎蔫、枯死 , 茎叶仍保持绿色 。定植时用农用硫酸链霉素、甲霜恶霉灵浸根 , 杀菌药(可杀得、中生菌素、络氨铜)灌根 。无病前注入非致病性青枯菌占据生态位防治 。用新植霉素、硫酸链霉素、青枯特效灵(中生噻枯唑)、多福锌菌胺、七小福根康、喷灌 。
【甲霜恶霉灵与吡唑醚菌酯混能治辣椒上的什么病?】四、软腐病
由胡萝卜软腐欧式杆菌、根霉属真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 。主要危害果实 , 初期现水渍状暗绿斑 , 后变褐变黄腐烂 , 遇外力易脱落 , 破后流出溃液 , 不掉则挂干剩白皮 。用棉铃虫防治棉铃虫 , 用多福·福锌、多福·噻菌铜、多福辛·菌胺、根康喷灌 。
甲霜恶霉灵与吡唑醚菌酯混能治辣椒上的什么病?

文章插图
五、黑斑病
由蔷薇双壳菌、多腔菌等真菌及假单孢属细菌等引起的病害 。主害果实 , 先现不规则淡褐色凹陷病斑(一果一斑) , 后成大病斑 。用百菌清、杀毒矾、甲霜灵·锰锌喷雾 。
六、辣椒疮痂病
又名细菌性斑点病 , 是由野油菜黄单胞辣椒斑点病致病菌引起的病害 。主要危害叶片 , 病叶出现许多小病斑 , 叶背面隆起 , 正面凹陷 , 引起大面积落叶染 , 引起烂果 。移栽时喷洒新高脂膜缩短缓苗期 , 辣椒壮蒂灵强壮苗株 。春雷霉素、爱苗乳油、壮苗灵 。叶枯唑、苯醚甲环唑、农用链霉素、络氨铜水剂喷雾 。代森锰锌、百菌清、硫磺、中生菌素、氢**铜、宁南霉素、水合霉素 。
甲霜恶霉灵与吡唑醚菌酯混能治辣椒上的什么病?
甲霜恶霉灵与吡唑醚菌酯混能治辣椒上的疫病 。辣椒疫病:初期用甲霜·恶霉灵150倍灌根 , 加上60含量的吡唑醚菌酯·代森联1500倍或者72的霜脲氰·代森锰锌500-1000倍液或者氰霜唑·代森联1500倍喷雾 , 加入氯溴异氰尿酸效果更佳 。
辣椒调节剂都是有哪些品种?
主要有以下几种:(1)喷施萘乙酸可防止辣椒落花落果在辣椒开花期用50毫克/千克萘乙酸溶液喷花 , 每隔7~10天喷1次前后共喷4~5次 。能明显减少辣权落花 , 提高坐果率 , 增加果数和果重 , 总产最可增加20%左右 , 同时增强抗病和抗逆性 。(2)喷施助壮素提高辣椒坐果率在辣椒开 花初期,用100毫克/千克助壮素液进行叶面喷雾 , 经处理可抑制植株徒长 , 并对控制辣椒落花落蕾有良好的效果 。(3)用爱多收处理可防止辣椒落花在辣椒花蕾期,用1. 4%爱多收6000倍液作叶面喷雾1~2次 , 能减少落花落蕾 , 增加辣椒产量 。(4)用赤霉素处理可防止辣椒落花用20~40毫克/千克赤霉素药液喷洒辣椒花朵1~2次 , 可防止辣椒花、果脱落 , 提高坐果率 , 提高产量 。(5)用防落素喷花防止辣椒落花在辣椒开 花期间用50毫克/千克防落素溶液喷花,能延长叶片的寿命,增强抗逆性 , .防止落花落蕾,提高坐果率10%以上 。(6)用2,4-D处理防止落花并增产定植后20天左右的辣椒植株,用30毫克/千克2,4-D溶液蘸花 , 每隔7~10天处理1次,共处理4~5次,经处理能显著提高坐果率 , 产量可提高13%以上 。(7)用芸营素内酯浸种培育壮苗用芸薹素内酯1.8克粉剂对水100升浸种6小时 , 处理后的幼苗抗猝倒病、抗炭疽病能力增强,幼苗健壮 , 产量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