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揭秘之:自强与无奈交织中的民国与晚清

一部晚清民国史,定格多少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的印象,又延伸出多少中国人对自身民族性的批评,似乎那时,中国人什么都不是,只是静待被宰割的羔羊 。现代的人们似乎都认定了晚清是一部屈辱史,就算是教科书也是这样阐述的,我自从开始接触历史以来,也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但当我再次翻看袁世凯信封札记时,突然想到了李鸿章、左宗棠、梁启超、摄政王载沣甚至光绪 。我发现他们这些人冥冥之中似乎有一丝共性,他们并没有同时登上历史舞台,而是间隔性的,每个人几乎都是自己所在时期的主角 。无论他们是忠于朝廷还是忠于国家,他们都在无时不刻的诠释着“自强”二字 。因此,我认为晚清和民国其实是一部自强史,但这份自强中却透露出些许无奈 。
晚清时,天下大局早已变幻,世界早已不是以前的那个世界,而晚清却仍然是那个封闭的清朝 。当晚清贵族突然醒来时,华夏文明圈似乎早已名存实亡,列强早已蓄势以待,都希望在清朝这锅粥里分得一杯羹 。但这并不是屈辱的开始,事实也证明中华民族也并不是静待宰割的羔羊,这仅仅是自强的开始,可以这么说,没有经历过磨难的民族,很难想象受尽磨难的民族对于自强的强烈渴望 。无论是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还是辛亥革命,若我们不用现在的眼光去批评他们的局限性,其实他们都是自强的过程 。这些运动从一开始,就没有掺和任何的私利,他们谋得是国家的自强 。
洋务运动,一场器物的运动,当时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不谈政治,经济,文化 。只谈军事,我们就可以看到当时的成果 。1871年牡丹社事件发生,日本开始策划及实施征台之役,1874年3月,清廷派出沈葆桢为钦差大臣,率船去台湾巡防并负责交涉 。日本当时的兵力并不强,尤其是海军,只有原幕府的5艘旧兵船和3艘运输船 。所以日本迫于压力不得不退兵,后来沈葆桢奉命在台湾设防,调1艘军舰驻台北,6艘军舰驻澎湖练习合操阵式,2艘军舰分驻厦门、福州以固门户,另调3艘商轮接运淮军赴台和运送军火 。上述所有军舰除一艘外,其余都是福州船政局所造 。至于后来为何会签订《北京条约》,则是迫于美国的压力 。然而,后来的甲午海战将洋务运动的成果毁于一旦,这场战役为何会输,其实也是器物的不如人与决策的失误,日本的明治维新时有目共睹的,上至皇帝,下至妓女,无不出资为国家建设出力,这种全国动员在中国古代史很少出现,就算是近代,也只有抗日战争算是半个 。
再加上晚清时的百姓对于海防这么遥远的事情也并不是关注,他们只求生活稳定,追求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生活,而朝廷,已是混杂一片,处在你争我斗之中,有才者权利的行使到处受到掣肘,而且科举制式的选人制度早已过时,朝堂上多是八股腐儒,真正如李鸿章,左宗棠之类的实干家又能有几人?就算是李鸿章这种权利极大的臣子,也处处受到掣肘,上不正,周围不正,只图几人之力,焉能成功?再退一步讲,李鸿章本身也是科举制下的人,他的思想也只有儒学,在年轻时没有游学各国,对西方制度也并不了解,能够提出洋务运动已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何谈改制,这种无奈是历史赋予的,无怪李鸿章 。
再看戊戌变法,在改革上,条条陈列,非常详细,若改革成功,必能走向强国之路,然而维新派最终败在了“急”上,改革派所陈条列如:开放言路,精减机构,任用新人,工商立国,富国养民,鼓励民办企业,各省会设高等学堂,郡城设中等学堂,州县设小学鼓励私人开办学堂,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改用西洋军事训练 。可谓是治国之策,然终究败在自己手上 。一腔热血也只能付之东流 。梁启超曾经总结变法失败的原因时曾说:“一是光绪帝无权,二是守旧官僚的反对” 。可见当时顽固派是何其守旧,然而他们的守旧却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其实,失败的最终原因应该是缺乏民众基础,但是这个原因必然存在,因为历史并没有留给他们太多的时间去唤醒民众,所有的议程只是在纸上,只靠变法的几人振臂高呼,根本不可能,甚至会被百姓误认为疯子,上有官僚集团反对,下唤不醒百姓,结局也只能是失败了 。其中无奈是任何人都无法体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