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的理想和抱负当得上是千古一帝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 。
20岁的杨广就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伐陈,隋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一举突破长江天堑,攻占了南京,俘获了陈后主,结束了近百年的战乱纷争,真正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在征战的过程中,杨广对百姓“秋毫无犯”,对于陈朝库府资财“一无所取”,博得了人民广泛的赞扬,公元590年,江南爆发大规模叛乱,杨广改任扬州总管,总督四十四州军事,“前后七百余战,转战千余里”,终于平定了叛乱 。
网络配图
公元600年,突厥犯边,杨广任行军元帅,率军北上击破突厥,消除了隋朝北方最大的隐患,打开丝绸之路,加强中原与西方的各个方面的联系与交往 。威震西域,进一步扩大了隋朝的疆域 。
杨广统一中国,结束了300年的动乱,并且北击突厥,南占崖州(海南岛)扩张了国家的疆域 。这时候的高句丽,可不只有朝鲜半岛那么点地方,它和突厥、回纥、百济等周边国家都已经达成联盟蚕食大隋 。因此杨广才会发兵高句丽,虽然不顺利,前后征讨了三次才让高句丽投降,但好歹是征服了 。
1.他下令修通南北大运河,大运河贯穿了四省二市,沟通了黄河、长江等五大水系,隋朝时全长27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它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0倍 。大运河贯穿南北,大运河的修建使中国水运畅通、发达,为中国后世的繁荣富强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 。当时的北方是军事和政治中心,南方是经济中心,杨广开凿运河是为了将这两个中心连通,互相促进,是国家统一的需要 。这一高瞻远瞩的建设一直到今天都在福泽百姓 。
2.开创科举 。公元606年,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典定科举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并且对后世中国影响深远,就算是今天的高考,都依然存有科举制度的影子 。
网络配图
3.颁《大业律》 。改州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改官制,设五省、三台、五监、十六府等 。杨广修订了法律,主要是对隋文帝末年比较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 。依法治国,改进法律,杨广的思想是领先那个时代的 。
4.兴办学校,重视教育 。杨广恢复了被废除了的国子监、太学以及州县学 。还组织人编写了《长洲玉镜》四百卷、《区宇图志》一千二百卷、《诸郡物产土俗记》131卷、《诸州图经集》100卷等 。隋炀帝杨广下令编撰的地方志书,规模宏大,影响深远 。隋时的藏书量是中国历代最多的,达到37万卷,七万七千多类的图书 。可惜大部份图书毁于战火,如果杨广整理编辑收藏的这些书能留存到现在,那他无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帝王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 。
南下北上开疆扩土,击败侵袭辽东的高句丽,开运河,创科举,兴教育 。这一系列的文治武功无不证明隋炀帝杨广的英明睿智 。如果一切都如他所想的那样顺利,千古一帝的称号非他莫属 。
隋朝结束了三百多年的乱世,一统中华 。可实际上社会大部分的财富和资源还是都在世家大族的手里,隋朝著名的四大门阀独孤家,宇文家,宋家,李家,就是其中最大的势力集团 。隋炀帝的能征善战导致民生凋零,为这些战争消耗买单的永远是最底层的百姓 。特别是三征高句丽,举国征兵征粮,为的是国家的尊严,虽远必诛!可占据国家80财富和资源的世家大族冷眼旁观,那人口占80财富只有20的最底层的百姓来为战争买单 。加上修建大运河强征民夫,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 。最后这些社会最底层的百姓揭竿而起,国家陷入混乱 。创科举,让寒门士子入朝为官明显损害了这些门阀大族的利益,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百姓知道国家,知道民族,唤醒那骨子里的归属感,而这些其实也阻碍了门阀大族的发展 。因此这些门阀也各自为政,起兵反隋,终于天下大乱 。大业十四年(618年),骁果军在江都发动兵变,杨广被叛军缢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