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的动物有哪些 冬眠的动物有哪些100种图片

冬眠的动物有哪些 冬眠的动物有哪些100种图片


哺乳动物:蝙蝠、刺猬、熊、地松鼠、睡鼠、土拨鼠等 。爬行动物:蜗牛、蛇、乌龟等 。昆虫:蝴蝶、飞蛾、瓢虫、大黄蜂等 。鸟类:北美小夜鹰、鸱鸺、燕子、白胸秧鸡等 。以北美小夜鹰为例 , 冬季来临时,它们会找个岩石缝隙或腐木洞穴躲起来 , 进行长达5个月的冬眠 。
一、哺乳动物
1、蝙蝠
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下的一类动物,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哺乳动物,据不完全统计 , 栖息在列宁格勒附近的大耳蝠和北棕蝠在一生中其活动的时间仅占1/15-1/20,其余的时间都是在睡眠,当环境温度达到16-28℃时,蝙蝠即处于深睡状态 , 睡眠的蝙蝠新陈代谢降低,生理机能减慢,致使某些蝙蝠寿命较长 。
2、刺猬
是属于猬亚科的一类猬形目哺乳动物的统称,通常是在夜间活动,以昆虫和蠕虫为主要食物,一晚上能吃掉200克的虫子,刺猬在巢穴中冬眠时,体温下降到6℃,这种情况下,刺猬是世界上体温最低的动物,呼吸1-10次每分钟 。冬眠中的刺猬会偶尔醒来,但不吃东西,很快又入睡了,其如果过早地醒来会被饿死的,出眠温度约大于6-9℃(2-15℃) 。
3、熊
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生活于北方寒冷地区的熊有冬眠现象,而位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黑熊往往不冬眠 , 熊冬眠时间可持续4-5个月,冬眠的过程中如果被惊动它会立即苏醒,偶然也会出洞活动,除冬眠期外,熊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冬眠的洞穴一般会选在向阳的避风山坡或枯树洞内 。

4、地松鼠
南非地松鼠通常生活在非洲干旱地带 , 属于群居动物,一个族群中有30只地松鼠 , 在冬天到来之前,松鼠会往洞里储存大量的过冬食物,在天冷时在深的洞里进行冬眠 , 天气稍微暖和时再出门活动和觅食 。
5、睡鼠
属啮齿目 , 睡鼠科 , 因有冬眠习性而得名,它们以果实和坚果为食,是一种夜行性动物,晚间在树上灵活地窜来窜去 , 并寻觅橡树果、小昆虫等为食,一年中的春季、深秋以及冬季大约9个月时间里,睡鼠都处于冬眠的状态 。
6、土拨鼠
是啮齿目其中一种,旱獭属 , 外形和生活方式上都与鼠类相似,是松鼠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 , 栖息于平原、山地的各种草原和高山草甸 , 集群穴居,挖掘能力甚强,洞道深而复杂,多挖在岩石坡和沟谷灌丛下 。当气温长时间低于10℃以下时,就会进行自然冬眠,时间可以长达3-6个月,当气温转暖后会自然苏醒 。

二、爬行动物
1、蜗牛
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是一种包括许多不同科、属的动物 。当温度低于15℃,高于33℃时会进行休眠,低于5℃或高于40℃,则可能被冻死或热死,但各种蜗牛各不相同 , 蜗牛喜欢钻入疏松的腐殖土中栖息、产卵、调节体内湿度和吸取部分养料,时间可长达12小时之久 。
2、蛇
是脊索动物门、爬行纲下的一类动物,体细长,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 无四肢或在低等蛇类横裂的泄殖孔两侧有爪状的后肢遗迹 。一般从春末夏初到冬初 , 由于气温均在10-35℃,适于蛇的活动,当冬天气温开始下降变冷时 , 蛇的体温则随之下降,蛇体的功能减退,当气温下降至10℃时 , 蛇停止一切活动,开始进入冬眠 。
3、乌龟
是龟科、拟水龟属爬行动物,主要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及其他水域 。为变温动物,水温在10℃以下时,即静卧水底淤泥或有覆盖物的松土中冬眠,冬眠期一般从11月到次年4月,当水温上升到15℃时 , 出穴活动 , 水温18-20℃开始摄食 , 20℃以上怕热,躲在深水淤泥中 。
三、昆虫
1、蝴蝶
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一般色彩鲜艳,身上有好多条纹 , 色彩较丰富,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 。蝴蝶的种类、形态不同,过冬方式不同,有的蝴蝶以幼虫过冬 , 冬天停止进食,直接钻到土里;有的蝴蝶以卵过冬 , 比如灰蝶、线灰蝶 , 它们会将卵产在休眠芽的基部;有的蝴蝶以蛹过冬,比如凤蝶,化蛹了就可以忍受严寒 。

2、飞蛾
飞蛾类,昆虫纲鳞翅目昆虫,多在夜间活动 , 喜欢在光亮处聚集,飞蛾在冬季来临时会在洞穴里层层冬眠 。在昆虫中 , 飞蛾是蝴蝶的姊妹 , 属鳞翅目,异脉亚目 。飞蛾虽则没有蝴蝶漂亮,但它们的繁殖方式却差不多 。
3、瓢虫
是鞘翅目瓢虫科圆形突起的甲虫的通称,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 , 常具红、黑或黄色的斑点 。在冬天来临时 , 瓢虫会依靠集体的力量抵抗严寒,它们在树桩或岩石下等干燥安全的地方聚集起来冬眠,共同渡过严冬 。
4、大黄蜂
体大身长毒性也大,膜翅目细腰亚目,蚂蚁类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虫,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 , 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在冬天来临之际黄蜂会报团取暖,受精雌蜂纷纷离巢寻觅墙缝、草垛等避风场所抱团越冬,气温越低抱团越紧,气温稍高则抱团松散,温度高于7℃时便开始散团 。
四、鸟类
1、北美小夜鹰
是夜鹰科、小夜鹰属的一种鸟类动物,生活在北美地区,冬季来临时 , 它们会找个岩石缝隙或腐木洞穴躲起来,进行长达5个月的冬眠,冬眠时能量消耗只有正常状态下的7%,处于深度蛰伏状态长达100天 。冬眠结束后,它们要恢复正常行动能力则需要7个小时之久 。
2、鸱鸺
俗名猫头鹰 , 上体包括两翼和尾的表面大多灰褐色,布满虫毒状黑褐色细纹 。它在冬眠时 , 体温由平时的40℃降到20℃左右,用听筒也听不到心脏的跳动声 。可是,春天一到,它的体温便会自行升高 。
3、燕子
生活在欧洲北部的一些燕子,每当冬季遇到寒潮袭击时,会成群结队地聚在一起,进入休眠状态,而雨燕的成鸟会向温暖的南方飞去,而鸟巢中刚孵化出来的小鸟,便进入休眠状态,等待亲鸟回来喂食 。
4、白胸秧鸡
【冬眠的动物有哪些 冬眠的动物有哪些100种图片】又叫苦恶鸟,根据它的叫声而得名 , 广泛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咸搴谏娌考跋绿灏咨?,初冬季节时,秧鸡会选择干燥的石洞或泥洞,钻到里面冬眠,在洞里不吃不动,或很少活动 , 呼吸次数减少 , 血液循环减慢,新陈代谢减弱,凭借贮存的脂肪来维持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