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竟敢和唐太宗李世民抢女人?

【是谁竟敢和唐太宗李世民抢女人?】那一年 , 大唐一手抢险救灾 , 安定内部;一手端起猎枪 , 保家卫国 , 轻松解决了内忧外患同时爆发的困局 。上下齐心、同仇敌忾是大唐君臣百姓共克时艰的不二法门 。如何做到庙堂与江湖的同频互振 , 或许可以从贞观八年唐太宗在女人问题的态度上找到答案 。
这一年 , 唐太宗看上了郑家的一个女子 , 要纳入后宫双宿双飞 。
诏书已经先行发到郑家 , 册封的大内使者也选好良辰吉日要到郑家宣告皇帝圣恩 。宫里和郑家自然是张灯结彩 , 一片喜乐 。
这时 , 那个以直言极谏闻名的魏徵跳了出来 。
原来 , 魏徵得知郑家女当年已经许配给一个叫陆爽的读书人为妻 , 只是还没正式过门 , “魏徵闻其尝许嫁士人陆爽” 。立马提笔上折子:陛下 , 人家已经名花有主 , 咱再娶人家 , 是不是不合适了 , 我看您还是歇歇吧 。
唐太宗看到魏徵的折子 , 很是震精 , “大惊” , 立马向朝廷众臣做出深刻的书面检查 , “手诏深自克责备” , 我是不知情才做出如此荒唐之事 , 列位爱卿不要上折子把我淹死哦 。下令大内使者停止一切册封事宜 , “命停册使” 。
在中国古代 , 尤其是唐代 , 婚姻方面的习俗规定还算规范 , 女子一旦许配给人家 , 就是订下婚约 。即使是皇帝也不能夺人所爱 , 掠人之美 。唐太宗通过魏徵得知郑家女已有婚约后 , 做出这种反应也实属正常 。
按说事情到此也就结束了 , 可总有人把全心全意为皇帝、为领导服务当成一生的追求 , 毕生的使命 , 千方百计要为皇帝、为领导找政策、找依据 , 非要圆了李世民娶郑家女的梦 。
这些人不是一个人在单打独斗 , 而是一群人在集体战斗 , 挑头的那个你可能意料不到——房玄龄 。
魏徵会上折子 , 房玄龄更会写折子:陛下 , 魏徵那老小子说郑家女曾经许配给陆爽 , 谁能证明 , 让他站出来签字画押 , “许嫁陆氏 , 无显状”;册封的大礼已经筹备妥当 , 如果不继续进行 , 那之前的时间精力就白白浪费了 , “大礼既行 , 不可中止” , 陛下要珍惜民力物力 , 节俭治国 。
房玄龄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你郑家女即使名花有主 , 皇帝也可以松松土嘛 。
房玄龄想要证人证明郑家女与陆爽的婚约 , 还真有人站出来了 。
这个人不是别人 , 正是苦主陆爽 。
陆爽上书 , 竭力向太宗表白当年绝对没和郑家女有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爽亦表言初无婚姻之议” , 极力支持皇帝大干快上 , 尽情松土摘花 。
李世民拿着房玄龄、陆爽的材料 , 找魏徵商量:房玄龄他们可能是为了逢迎拍马 , 但陆爽也这么说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 “群臣或荣希合;爽亦自陈 , 何也” 。
魏徵微微一笑:您可是皇帝 , 他陆爽一介书生 , 敢和您抢女人?他肯定是认为您表面上很大度 , 暗地里难保不给他穿小鞋 , 不得不如此 。
唐太宗哈哈大笑: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也太难了 , 他们怎么就是不相信我的话呢 , “外人意或当如是 , 朕之言未能使人必信如此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