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占最大便宜的居然不是日本而是英国!

【甲午战争占最大便宜的居然不是日本而是英国!】 甲午战争虽然打趴了爱新觉罗王朝,壮大了日本的国力,不过占了大便宜的是坐山观虎斗的列强们,而占最大便宜的是从没露脸的大佬——大英帝国 。
别想不通,这就是老大的好处,不然抢老大的位子干吗?
其他列强也得到不少好处:
俄国修通了西伯利亚铁路,利用中东铁路的建成,将势力渗透到东北全境,并随时可能威胁日本控制下的朝鲜,日本甚至准备将北纬三十八度线以北的朝鲜,作为退让的底线 。
德国得到了日本撤退后的胶东半岛的数个军港……
俄西伯利亚大铁路地图
日本花了大力气,可是抢到的大块利益成为其他列强的美餐,这就是国际政治现实 。
不过最大的冤大头是爱新觉罗王朝 。
日本绘制的甲午战争图片
前面说了,爱新觉罗王朝向日本赔款的两亿两巨额赔款,都是向英、德、法、俄等国银行团借款偿付的 。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排在友谊前面的还有更实在的:利益!
这份友谊实在不便宜,最后本息总计高达6亿两 。
借款偿付的具体情况为:
清政府为了依照条约在三年内还清赔款,1895年7月,爱新觉罗王朝政府同俄法两国签定了《四厘借款合同》,即“俄法借款”,全部借款4亿法郎,年息四厘,分36年还清,折扣为94.125% 。
1896年3月,爱新觉罗王朝政府同英德两国签定借款合约,即“英德借款”,借款总额1600万英镑,年息五厘,分36年还清,九四折扣 。
1898年3月,爱新觉罗王朝政府再次同英德签定借款合约,即“续英德借款”,全部借款1600万英镑,八三折扣,年息四厘五,分45年还清 。
据计算,仅上述三笔借款给中国造成的可以估计的间接损失就达40471万两,同时这些借款还包括了苛刻的附加条件,使中国的主权进一步地丧失,有关条件如下:
1. 偿还期45年内,中国政府不得加速偿还或提前一次还清,也不得变更偿还方式;
2.“此次借款未付还时,中国总理海关事物应照先进办理之法办理”(即海关税务司职位一直由英国人充任);
3. 借款担保的范围,除以关税外,还有货厘和盐厘(赫德就趁此机会要求中立衙门将有关的各厘局交由总税务司管辖,大大地扩大了总税务司的权力) 。
这些条件保障了利息的收取,加强了对于中国收入的控制,这些占赔款近二倍的利息和附带利益都被大英帝国为首的国际金融资本获得,国际金融资本的得利超过了日本的战争财,而日本的战争所得,更多的是偿还了外债给国际资本和再次向列强采购军火,利益大部分还是流入了列强和大鳄的腰包 。
有意思么?
中国战败以后,日本是发了横财,但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真正在背后暴赚的也不是德、法、俄等国,而是大英帝国,他们通过金融货币的手段,谋取了超过我们想象的利益 。
更大的利益就是随之展开的金融货币战争,威逼中国的白银进行贬值,列强与日本共谋,对于1895年4月从中国得到了2.3亿两的“甲午战争”赔款,强迫要求中国以英镑交付,从而使得中国必须抛售白银来换取英镑 。
其实说与日本合谋还抬举了它,大英帝国为首的银行家只有一句话:
与我们交易只收英镑 。
必须抛售白银来换取英镑!这意味着什么商机?
原先兑换英镑的汇率是保持每三两白银等价一英镑,而由于是大英帝国的干部担任爱新觉罗王朝海关的公务员,修改调整爱新觉罗王朝汇率也是本职工作 。
1896年,爱新觉罗王朝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英国籍)曾向各国提出一个备忘录,指出“白银对英镑的兑价一直不断地贬低,以致目前,必须六至七两才能购得英币一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