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藏娇:揭秘汉武帝五岁选妃改变了中国历史

汉武帝五岁多的时候,有一日,馆陶长公主抱着他问:“彻儿长大了要讨媳妇吗?”胶东王刘彻说:“要啊 。”长公主于是指着左右宫女侍女百多人问刘彻想要哪个,刘彻看了一遍都说不要 。最后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问:“那阿娇好不好呢?”刘彻于是就笑着回答说:“好啊!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会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 。”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 。而这“金屋藏娇”故事背后则成就了一代君王汉武大帝,甚至可以说改变了中国历史 。
汉景帝的妃子王美人生子刘彻 。这时景帝已有好几个儿子,其中栗姬生子最多,景帝以前本来最宠爱栗姬,曾与她私下订约,将栗姬生的长子刘荣立为储君 。如今景帝宠爱王美人,王美人又生下一子,传说王美人怀孕时梦见了太阳钻入怀中,汉景帝很高兴,认为是个吉利的梦,预示着小孩子将来会有大作为 。栗姬听到后自然是非常生气 。
馆陶长公主是景帝胞姊,生有一女,芳名叫阿娇 。长公主打算将女儿许配太子,异日就是皇后 。使人问栗姬的意思,她以为门当户对,一说便成 。谁知栗姬不愿联姻,竟然一口回绝 。原来长公主与景帝姐弟关系很好,许多后宫妃子为得宠幸,都奉承长公主 。长公主也不忍却情,时常代为荐引 。栗姬素来妒忌,对此事耿耿于怀,加上见识又短,因此当长公主为女议婚,便不顾情谊,随口谢绝 。长公主这一气,非同小可,遂与栗姬结下冤仇 。
王美人听说这件事,趁此机会,劝慰长公主 。长公主说及栗姬,尚有恨声 。长公主随口接说:“彼既不识抬举,我将阿娇配与彻儿,也是一样 。”王美人心中自然暗喜,但嘴上谦逊道:“彻非太子,怎敢有屈阿娇 。”惹得长公主耸眉张目,且笑且恨道:“栗氏以为己子立储,将来定得为皇太后,千稳万当,哪知还有我在,管教她儿子立储不成!废立常事,且看我的手段如何 。”王美人又假装劝慰,长公主愤然道:“她既无情,我也无暇多顾了!”王美人善于以退为进,最后激长公主与她暗订了婚约 。
王美人见了景帝,就说起长公主愿结儿女姻亲 。景帝以阿娇长刘彻数岁,似乎不合适,所以没有遽然答应 。王美人又将长公主请至,想她去向景帝求亲 。长公主索性带同女儿一起入宫 。长公主顺手携住刘彻,拥置膝上,就顶抚摩,戏言相问道:“儿愿娶妇否?”刘彻生性聪明,对着长公主嬉笑无言 。长公主故意指示宫女:“此等人为汝做妇,可合意否?”刘彻并皆摇首不悦 。至长公主指及阿娇道:“阿娇可好么?”刘彻独笑着道:“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 。”此言一出,非但长公主、王美人听了笑不可抑,连景帝也笑骂说:“小孩子脸皮也太厚了!”景帝想他小小年纪,惟独喜欢阿娇,大概是前生注定姻缘,不如顺便允许,成就儿女终身大事,于是就认定了这门婚约,这年刘彻刚满五岁 。长公主与王美人,彼此更加情好关系深,两人就私下计议,怎样把栗姬母子除去 。成语“金屋藏娇”就是这样来的 。
虽然在立太子的问题上颇费周折,但景帝鉴于历代废长立幼的动乱教训,最终下决心立栗姬的儿子荣为太子,这样栗姬就成了皇后 。长公主连忙进谗言,说栗姬崇信邪术,与人合不来,日夜诅咒其他妃嫔,每次与其他妃子遇见,往往唾别人的背后,肚量十分狭隘,恐怕一旦为后,又要重演吕后人彘的惨剧了!景帝听到“人彘”二字,出了一身冷汗,他打算试探栗姬的内心到底如何 。于是有一天他问栗姬道:“我百年后,后宫诸姬,皆已生子,你应善待她们,千万别忘记了 。”一面说,一面暗中看栗姬的反应 。谁知栗姬的脸色一会儿紫一会儿青,半天不发一言 。待了多时,栗姬仍然无语,并且转过脸不看景帝 。景帝不禁暗中叹气,遂决意废去栗姬 。他刚出宫门,就听见里面有栗姬的哭骂声,隐约有老狗二字 。景帝忍气而去 。隔日长公主与与景帝闲聊,乘机猛夸刘彻如何聪毅仁孝,若立为太子,必能缵承大统 。景帝也动了心,于是找借口废太子荣为临江王 。栗姬从此失宠,被贬入冷宫,连见景帝一面也难,不久一病而亡 。再后来刘彻就成了大名鼎鼎的汉武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