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周期表图片( 四 )


d.维持人体生命和健康的化学反应多数也是在溶液中进行的 。
6.洗洁精、洗衣粉、洗发液、沐浴露等乳化剂利用食用油等不溶于水 , 易溶于汽油的特点使食用油以细小液滴的形态分散在水中 , 形成的不易分层、比较稳定的混合物的现象叫作乳化现象 。
7.乳化剂中有一种表面活性分子 , 这种分子一端亲近油分子 , 一端亲近水分子 。那么在这种表面活性分子的作用下 , 油污慢慢地被"拉"入水中 , 然后用水冲洗 , 就达到了除去油污的目的 。
8.一定温度下 , 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 叫作该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作该溶液的不饱和溶液 。
9.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可以通过改变溶剂、溶质和温度来相互转化 。
10.溶质质量分数是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 , 它是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11.在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时 , 一定要抓住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或者溶液的均一性即改变溶液体积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关系建立等式求解 。
1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
步骤:
(1)计算(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和所需溶剂的体积);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溶质的质量 , 用量筒量取溶剂的体积);
(3)溶解(先将溶质倒入干燥的烧杯 , 再加入量取的溶剂 , 用玻璃棒搅拌 。玻璃棒的作用为加速溶质的溶解);
溶液名称溶质质量分数(4)装瓶保存(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 , 盖好瓶塞 , 贴上标签 。标签上注明要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 。即:
所用仪器:(托盘天平、药匙、胶
头滴管、量筒、烧杯、玻璃棒、试
剂瓶) 。
误差分析:依据公式找准导致变量的原因得出结论 。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加热铜粉
a.实验原理:在密闭容器中加热铜粉 , 铜粉能跟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 文字表达式为:铜+氧气 氧化铜 2Cu+O2 ==2CuO 消耗了容器内的氧气 , 不产生其他气体 , 容器内减少的气体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 。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周期表图片

文章插图
b.实验步骤:将一支硬质玻璃管注满水(两端用橡皮塞封住) 。然后打开上端橡皮塞 , 将水倒入量筒中 , 记录体积;在另一支干燥的硬质玻璃管中装入铜粉 , 两端塞上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 , 其中一端用气球密封;移动注射器活塞 , 在注射器中留下一定体积的气体 , 记录体积后与硬质玻璃管另一端密封连接;根据酒精灯的高度 , 将玻璃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 , 加热时不断推拉注射器(使管中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停止加热后 , 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 , 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 , 待注射器活塞稳定后 , 记录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
c.实验现象:铜粉加热后变成黑色;冷却至室温后 , 密闭容器内气体的体积减小 。
d.实验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
e.注意:①铜粉要足量;②装置必须密封;③加热时温度要高一些 , 时间要稍长一些(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④加热时要不断推拉注射器(使管中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⑤冷却至室温后 , 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注射器内 。
f.误差分析:①氧气含量大于1/5的原因可能是1.铜粉不足或者反应时间不够 , 氧气不能被完全消耗;2.实验装置气密性不好;3.未冷却至室温;②氧气含量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气球内的气体没有完全挤出 。
(2)红磷燃烧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周期表图片

文章插图
a.实验原理与(1)相似;
红磷+氧气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周期表图片

文章插图
五氧化二磷 4P+5O2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周期表图片

文章插图
2P2O5
b.实验装置与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 ,  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 并塞紧橡胶塞 。③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 , 打开弹簧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