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菇类生理性病害,怎样防治 菇类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如何识别菇类生理性病害,怎样防治 菇类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如何识别菇类生理性病害,怎样防治 菇类生长需要哪些条件】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期间,遇到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生长发育障碍,产生的各种异常现象 。因为其不是由病原微生物侵染所致,故叫非侵染性病害,也叫生理性病害 。常见蜘有以下几种:
(1)菌丝徒长 。症状:双孢蘑菇、香菇、平菇等出现的菌丝密集成团,结成菌块,或织成菌皮 , 而不出菇 。病因:菇房通气不良,温度过高 。薄膜覆盖时间过长 , 覆土过细,料层内透气不良 。一级种转管时,单用气生菌丝转接 。
防治方法:子实体分化期,加强菇房通气,降低温度 。覆土材料要适宜 。对菌块及菌膜,可划破催菇 。

(2)菌丝退化 。症状:蘑菇在爬菌期间,覆土层的菌丝明显衰退或停止生长 。病因:气温突然下降 。
防治方法:提高菇房温度 。覆盖用35%生石灰水浸泡消毒的稻草或麦秸 。旌l号蘑菇健壮素 。
(3)菌丝萎缩 。蘑菇、平菇、草菇等在发菌或出菇阶段,菌丝变黄、变褐、萎缩死亡 。病因:培养料碳氮比不适,或腐熟过度 。含水量过高,通气不良,菇房闷热 。

防治方法:调好碳氮比,水分要适宜,正确进行堆肥 。适期播种 , 避免高温期为害 。对覆土进行灭菌和杀虫处理 。
(4)硬开伞 。症状:蘑菇子实体未成熟,即提早开伞 。病因:温差过大 , 菌柄与菌盖的生长失去平衡 。防治方法:低温来临前,做好菇房保温 , 同时提高湿度 。
(5)空根白心 。症状:蘑菇柄内变成白色疏松的髓或中空 。病因:气温超过18℃,如果喷水少 , 空气湿度在90%以下,菌盖表面蒸发量大,菌柄中缺水所致 。

防治方法:通风降温 。适时喷水 , 使粗土粒含水量达到20-22% 。每采完一潮菇后喷一次水 。
(6)薄皮早开伞 。症状:蘑菇柄细、盖薄、提早开伞 。病因:培养料过生、过薄、过于,出菇期遇高温、高湿,出菇密度大 。
防治方法:培养料要腐熟,料不能过薄 , 保持一定湿度,覆土勿过薄、过干 。防止出菇过密 , 不喷头潮水 。增加覆土水分,并提高菇房湿度 。
(7)地雷菇 。症状:菇形不圆整,形似地雷 。病因:培养料过湿,料温低,料内混有泥土,而覆土表面却过于,子实体在覆土下层分化,破土而出 。细土覆盖过迟 , 调水过快、不利于菌丝在土层内继续生长,造成结菇过早,结菇部位过低 。
防治方法:培养料不能过湿 , 勿混进泥土 。粗、细土调水时,适当通风,调水后减少通风,促菌丝向土层生长 。未形成菇蕾时覆盖细土,引导菌丝向细土层生长,防止过早结菇 。
(8)水锈斑 。症状:蘑菇表面出现的铁锈色斑点 。病因:床面喷水后,不及时通风 , 子实体表面长期积存小水珠 , 或覆土带有铁锈色 。
防治方法:喷水时,菇房适当通风,及时蒸发掉子实体表面的水分 。覆土勿带铁锈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