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竹荪栽培技术 织金竹荪立体换土标准化栽培方法

织金竹荪栽培技术 织金竹荪立体换土标准化栽培方法

织金竹荪是最珍贵的竹荪品种之一,其具有优美的体姿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被人们誉为真菌之花 。今天笔者凭多年的实践经验 , 介绍一下织金竹荪立体换土标准化栽培方法 , 供参考 。
一、织金竹荪的栽培季节
自然条件下,一般于每年2~4月栽培,如有控温设施,则一年四季均可生产 。
二、织金竹荪的栽培设施
主要利用连栋式温室大棚或单体大棚,在大棚内南北向位置用防腐木(或钢管)制成立体栽培框架若干,每个框架长2米、宽0.8米,上下共4层,每层间隔60厘米,最底层距离地面20厘米,每4~6个框架组合成1行,行间距为90厘米 。
另外,要准备足够数量的塑料周转筐,长×宽×高为48.5厘米×34.1厘米×27.0厘米,每个筐的面积为0.165平方米 。

三、织金竹荪的培养料配方
母种配方:麸皮、马铃薯综合培养基,原种用木屑、玉米粉、麸皮培养基 。
栽培料配方:桦槁树木材72%,竹枝叶15%,玉米粉3%,麸皮5% , 黄豆粉2%,白糖1%,硫酸镁0.3% , 磷酸二氢钾0.2%,石膏1%,过磷酸钙0.5%,多菌灵0.2% , 三十烷醇1毫克/千克 。
四、织金竹荪的培养料处理(1)木材的处理木材选用直径4~15厘米的桦槁树枝条,加工成长5~10厘米、宽3~4厘米的木块,栽培前将加工好的木块在清水中浸泡,直到切开木材时有水渍状即可,然后用沸水蒸煮30分钟以上 。捞出沥干水蒸气冷却备用 。
(2)竹枝叶的处理与木材处理相同 。
(3)其他辅料【织金竹荪栽培技术 织金竹荪立体换土标准化栽培方法】按配方准确称量,按比例充分混合拌均匀(水分含量在60%~65%),备用 。

(4)覆土的处理一般栽培竹荪用土选用腐质土、泥炭土或以耕作层20厘米以下的肥沃、通气性能良好、有一定的团粒结构、ph值在5.0~5.6之间、干不成块、湿不发黏、喷水不板结、缺水不龟裂的土壤为宜 。
使用前过筛,拾净石块、杂草、树枝等杂物,有条件最好用太阳曝晒3~5天后,用杀虫剂、杀菌剂消毒 。再将水分调节至60%~65%备用 。
五、织金竹荪栽培步骤和程序将塑料周转筐用1%高锰酸钾水消毒后铺垫一层塑料薄膜,用2~3厘米大小的石子在周转筐铺垫3~4厘米打底,再在石子上铺约4厘米厚的已经消毒处理的土壤,在周转筐内垫好石子和底土后,铺放第1层栽培材料,将栽培材料铺平,理顺稍加压实5~6厘米厚,播菌种 。
将竹荪菌种掰成蚕豆大?。?每0.3平方厘米放置1块菌种,菌种摆放好后将拌好的栽培辅料和腐质土均匀地将菌种块间的空隙填满(俗称夹心花泥),然后铺第2层栽培材料和播第2层菌种,方法与第1层相同 。

然后覆土3~4厘米铺平(最佳为俗称肥猪背) , 最后覆盖松针,一般每个周转筐投料5~6千克 , 菌种2~3瓶 。
六、其他管理措施(1)水分管理主要为菌丝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所需水分不一样 。在竹荪栽培初期,菌丝在栽培料内生长都能有较好的湿度保证,不需要洒水,若覆土表面有干燥现象,可喷洒适当的水保湿 。俗称润面水,这也是在菌丝生长阶段长期保持土壤湿度的主要用水方式 。
土壤湿度只要保持60%~65%,空气湿度保持60%~70%就行 , 若时间长,要经常检查栽培料的水分情况,若湿度不够 , 应适当浇1次透水,要菌丝出土阶段用透水时 , 可适当增加一些营养物质 。在播种后2.0~2.5个月开始出现菌蕾,这时对水分的要求就要高一些,土壤湿度要求保持65%~70% , 但不能超过75%,空气湿度要求在90%以上 。
在整个竹荪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根据栽培料和土壤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晴天多喷,阴雨天少喷或不喷;气温低时午前午后喷,气温高时早晚甚至夜间喷;菌丝生长强时可多喷,生长弱时可少喷;竹蛋多时多喷,竹蛋少时少喷 。
总之要有足够的水分以保证竹荪生长良好,开裙完整,但又不能过湿,以免造成菌丝死亡 。
(2)保温、降温和通风换气一般只要保证气温在18~28℃ 。竹荪菌丝就能正常生长发育 。20~26℃生长最快 , 在夏季如棚内或室内温度过高,超过30℃时就要及时进行通风换气或洒水,以降低气温 。在气温下降时,要盖好薄膜,注意保温 。
竹荪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 , 都需要有充足的氧气供应,因此栽培管理中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
(3)光照竹荪在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竹蛋生长也仅仅需要少量散射光 。因此遮荫棚要搭成遮荫达70%以上 , 室内要用窗帘或其他物品遮光,以保持棚内或室内管理人员看得见 。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