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芦莉 艳芦莉的功效

艳芦莉 艳芦莉的功效

艳芦莉
学名:Ruellia elegans
别名:大花芦莉、红花芦莉
属:芦莉草属
科:爵床科
生长环境:耐旱,喜高温
成长温度:15-30℃
艳芦莉(学名:Ruellia elegans Poir.)是爵床科、芦莉草属小灌木 。株高6-100厘米 。叶椭圆状披针形 , 脉纹明显 , 叶面微卷、对生 。花腋生;花萼5深裂,花茎细长,裂片细窄;花冠红色或浓桃红色 , 圆筒状 , 花期长 。热带地区全年可有花 。
艳芦莉原产于巴西 。艳芦莉抗寒性强,耐旱,喜高温,生育适温约15-30℃ 。喜光照,半阴条件也能生长 。
艳芦莉粗生 , 广泛应用于道路、公共绿地、公园、风景区、庭院中的绿篱、花坛等,以大色块片植最好 。

艳芦莉植物学史
依据Stebbins的核型分类标准,首次确定艳芦莉的染色体核型属于2B型 。因此艳芦莉在爵床科植物的系统演化中处于相对原始阶段 。
艳芦莉形态特征
艳芦莉株高6-100厘米 。常绿小灌木 。叶椭圆状披针形,脉纹明显 , 叶面微卷、对生 。
艳芦莉花腋生;花萼5深裂,花茎细长,裂片细窄;花冠红色或浓桃红色,圆筒状,下部合生 , 先端5裂;两性花,雄蕊4枚,基着药 , 花药2室 , 药室平行;子房上位,两室多胚珠,花柱细长,线形,顶端外弯 。艳芦莉具备完全两性花结构,亦适用于观察花的结构 。花期长 。热带地区全年可有花 。通过对中期分裂相的细胞进行观察和统计,确定艳芦莉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36,属于二倍体植物 。

产地生境
艳芦莉原产于巴西等南美热带地区 。在中国华南和东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有引种栽培 。艳芦莉抗寒性强,耐旱,喜高温,生育适温约15-30℃ 。喜光照,但在半阴条件也能生长 。
艳芦莉繁殖方法
艳芦莉的繁殖方法采用扦插法 。
插条制备:以枝条顶端为起点,剪取长约15厘米茎段,每一茎段保留4个茎节,去顶芽,每一插条留一对叶 。
插条处理:将制备好的插条基部浸泡到10-13克/升至10-13毫克/毫升NAA梯度溶液中,深约3厘米处理24小时后,转移至蒸馏水中水培 , 每2天更换一次蒸馏水;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 , 每次处理5根插条(处理时选择遮荫和空气潮湿的环境中进行 , 室温20-25℃) 。

插条生根:艳芦莉茎节有着极强的发根能力,NAA梯度溶液处理后第4天即可观察到10-8克/升至10-12毫克/毫升实验组部分插条末端茎节处有幼根发出 。
结果分析:以NAA溶液浓度为横坐标,以水培第12天获得的平均发根数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图,可见NAA溶液对艳芦莉插条生根具有两重性,10-8克/升至10-12毫克/毫升NAA溶液可以明显促进插条生根,而3-10毫克/毫升NAA溶液却对插条生根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艳芦莉栽培技术
【艳芦莉 艳芦莉的功效】选盆:艳芦莉的种植一般选用三号盆或16厘米营养袋,每盆1株 。
土壤:艳芦莉的种植介质以富含有机质之壤土或砂质壤土最佳 。偏酸性为宜(偏碱性叶色变黄) 。也可谷壳灰、干蔗渣、园土以1:1:3的比例配制而成 。
施肥:艳芦莉耐大肥、浓肥 。上盆一周后施薄肥 。之后每周施追肥一次 。特别是花期 , 定期施肥能使花开不断,在中国华南地区花期可达9个月 。
修剪:艳芦莉的盆栽初期为使植株更加丰满,可对植株进行摘心 。一般需进行多次摘心,使枝条分枝达到8-10条后开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地栽平时不用修剪 , 但每年秋冬时应重剪一次 , 以便来年抽枝、复壮、开花 。
艳芦莉主要价值
艳芦莉粗生 , 可广泛应用于道路、公共绿地、公园、风景区、庭院中的绿篱、花坛等,同时以大色块片植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