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如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专心听课的习惯 。
很多人做不到提前预习,或嫌麻烦或觉得没必要 。其实提前预习是为了上课时更轻松,更有目的,使学习效率更高 。预习的时候,自己掌握的知识可以不看,关键是对那些不懂的问题要通过课堂来解决 。
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 。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 。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 , 眼耳手脑并用 。
2、规划复习的习惯 。
首先是课后要进行及时复习 。不仅要复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重要内容,还要复习那些你仍感模糊的认识 。如果你坚持定期复习笔记和课本 , 并做一些相关的习题,你定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些内容,你的记忆也会保持更久 。

其次 , 要制定阶段性的复习目标,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复习任务 。什么时候复习什么科目,什么时候做题训练,什么时候看书背诵,什么时候查缺补漏等等,都一一明确下来 。每一小阶段的复习之后 , 要检查掌握情况 。可以自己一个人进行:合起书本 , 回忆一下这一阶段都学习复习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是已经掌握了的 , 哪些是比较模糊的、还没有掌握的、有疑问的 , 针对有问题的要趁热打铁,折回去快速温习巩固 。也可以找你的伙伴一起进行,相互检查、考校 。

3、锻炼记忆力的习惯 。
要想记得牢、记得久 , 重复不可少 , 但纯粹的重复(比如在同一时间段反复阅读、反复背诵)效果并不好,最好的巩固记忆的方法是“间隔重复” 。因为集中练习、反复重复只能形成短期记忆,而间隔重复则更有助于形成长期记忆 。所以,当你背诵之后,或者学习完一门知识后,在过了一段时间(这个时间段总体而言可以参考遗忘曲线,具体要考量知识的难度和你的记忆能力)稍微有点遗忘之后,再次重复,提取记忆,这样的动作可以让你重新触发记忆,并且巩固自己所知的东西 。【如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其次 , 要学会灵活运用一些记忆技巧 。比如灵活运用分类记忆、特点记忆、谐音记忆、争论记忆、联想记忆、趣味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卡片记忆等诸多方法 , 均能起到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
5、认真做题和考试的习惯 。
做题的时候:要仔细审题,而且要审准、审透,提炼出有用的信息 。要讲究效率,会的就过(一定是要真的会,而不是感觉会) , 把时间放在不会的上 。不要动不动就去看答案解析 。看答案做题会让你觉得题目很简单,但实际做题的时候就不知道如何下笔了 。适当进行题海战术,掌握各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 。
考试除了是检验你学习效果的方式,同时也是你积累经验的过程,比如:学会如何分配和把控时间;掌握作答中各种细节的处理技巧;磨练考试心态;帮助自己认识掌握的不足之处,复习提升 。所以要认真面对每一次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