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山水画的笔法和墨法 唐代山水画的画法


唐代山水画的笔法和墨法 唐代山水画的画法

文章插图
唐代山水画的笔法和墨法 唐代山水画的画法 (1)、一是“平”:指运笔平缓 , 力度均匀, 持重而行 , 气韵贯通 , 无跳跃 , 不漂浮 。黄宾虹认为 , 用笔要如锥画沙 , 起讫分明 , 笔笔送到 , 不许有柔弱处 。
(2)、二是“圆”:指线条圆浑沉厚 , 富有弹性 , 树无寸直 , 石也多圆笔画法 。宾翁认为 , 要指将书法用笔方法的圆转应用于绘画 。画笔勾勒 , 如字横直 , 起笔用锋 , 收笔回转 , 篆法起迄 , 首尾衔接 。要如“折钗股”、“莼菜条” , 连绵盘旋 , 纯任自然 , 笔法线条婀娜中保持刚劲 , 圆浑润丽而不能流于柔媚 。并进一步指出 , 董、巨披麻皴用笔圆笔中锋 , 圆融无碍而绝去圭角 。
(3)、三是“留”:就是用笔要控制得力 , 收得住 , 如“屋漏痕” , 积点而成线 , 不疾不徐 , 笔有回顾 , 上下映带 , 起止无痕 , 线条沉着而质厚 , 力能扛鼎 。并指出 , 南唐李后主“金错刀法”与元鲜于枢悟笔法于车行泥淖 , 皆为“留”法解 。
(4)、四是“重”:用笔要有力透纸背的力量感和厚重感 , 如“高山坠石” 。并具体说到 , 笔在纸上运行要沙沙有声 , 入木三分 。
(5)、五是“变”:是在平、圆、留、重基础之上的综合变化和相互混用 , 得古法而超古法 , 如轻重、提按、顿挫、方圆、缓急等等 , 在变化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
(6)、淡墨法:墨中掺水较多 , 色度较浅 , 用以表现物体的向光面、凸出处和远景 。有湿淡、干淡两种 , 湿淡是笔上先蘸清水 , 然后蘸少量浓墨 , 略加调和后速画 。淡墨容易产生软弱无神之弊 , 所以用淡墨要明净无渣 , 要“淡不浮薄” 。宾翁举例 , 李成、董北苑是善用淡墨的高手 , 用以表现峰峦出没 , 云雾显晦 , 岚色郁苍 , 咸由生意 , 溪桥渔浦 , 洲渚掩映 , 等 。
(7)、破墨法:即以不同水量、墨色 , 先后重叠而产生一种新的墨色效果的表现手法 。通常有浓淡互破、枯润互破、水墨互破、墨色互破等 。在墨色将干未干时进行 , 以利用水分的自然渗化 。用笔的方向也要注意变化 , 直笔以横笔渗破之 , 横笔以直笔渗破之 。破墨法的特点是渗化处笔痕时隐时现 , 相互渗透 , 纯为自然流动而无雕琢之气 , 有一种丰富、华滋、自然的美感 。
(8)、积墨法:一种由淡到浓 , 反复交错 , 层层相叠的方法 。积墨法的特点是必须等前一遍墨色干后 , 再画第二遍 , 才能使画面墨色层次分明、元气淋漓、浑厚华滋 。用积墨法 , 行笔要灵活 , 无论用中锋还是侧锋 , 笔线都应参差交错 , 聚散得宜 , 切忌堆叠死板 。要注意第一次墨色与第二次墨色之间的差别 , 以看得出笔痕 , 既要浑然一体 , 又要有笔迹墨痕可寻 。用得好的积墨法始终保持墨的光泽 , 积墨愈多 , 光彩愈足;如果干后出现灰色的死墨 , 积墨法就失败了 。宾翁认为 , 积墨法以米元章为最备 , 浑点丛树 , 自淡增浓 , 墨气爽朗 。勾云 , 以积墨辅其云气 。作水墨画 , 墨不碍墨;作没骨法 , 色不碍色;自然色中有色 , 墨中有墨” 。在所有墨法中 , 积墨法是黄宾虹最常用的 , 也是其作品之最大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