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推迟收获的意义是什么 推迟玉米收获期

玉米推迟收获的意义是什么 推迟玉米收获期

又近一年三秋时 。随着玉米进入灌浆期,很多农民开始忙着准备秋收、秋种的工作了 。今年河北省准备在中南部粮食主产区推广玉米晚收、小麦晚播技术 。然而采访人员从读者的反馈信息及调查中发现,有的农民还存在早干完早省心的传统生产习惯 。农业专家提醒说,两晚技术确实好处多多,咱农民朋友还是应该放下传统的生产习惯,沉住气 , 尽量做到适时晚收玉米、晚播小麦 。
【玉米推迟收获的意义是什么 推迟玉米收获期】石家庄巿正定县固营村从2004年被确定为国家粮食丰产项目示范区就开始推广两晚增产技术了 。村民李老臭算了这样-笔账:应用两晚增产技术,玉米不增加投入亩增产50千克左右,小麦晚播可减少播种量5千克,免浇1至2水 。一年下来 , 每亩地可节本增效100多元 , 还可为子孙节省宝贵的水资源 。施行‘两晚技术’后我们再也不用在‘三秋’时忙‘双抢’了 , 只要按照技术人员的要求适时收获、适时播种就行了,而且还能实现小麦玉米亩产双双上千斤 。固营村村委委员杨荣军这样讲述两晚技术推广给村里农业生产带来的变化 。

邯郸巿馆陶县伴导村王怀印说,他们那里施行两晚技术已经3年了,非常成功,玉米增产效果确实不错 。
事实上,尽管两晚技术已经在我省一些地方开始实施 , 但其推广速度和覆盖面并不尽如人意 。从采访人员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看 , 过去传统的种植习惯还在起作用,农民往往抱着早干完早省心的心理 。河北省农业厅农业专家曹刚研究员分析认为,随着近年来我省粮食主产区作物品种结构发生变化 , 对夏玉米收获来说,早干完存在着浪费光热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品种产量优势的问题 。对冬小麦播种来说,早干完则会对冬小麦安全越冬造成威胁,从这个意义上讲 , 冬前小麦旺长易遭受冻害、早春易脱肥等问题都不可能让农民早省心 。

曹刚研究员分析说,早干完早省心的习惯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是过去推广的玉米品种生育期不足100天,而且以麦田套种为主,到9月10日左右玉米接近成熟 , 早收对产量影响较小 。因此,就形成了9月中旬收获玉米的习惯 。而近年来我省农业生产发生了重大变化,夏玉米麦垄套种被农机免耕铁茬直播代替 。目前主推的玉米品种如郑单958、浚单20、蠡玉16、农大108和先玉335等,生育期均在105天以上 。按目前我省玉米生产水平,千粒重每增加1克,单产可增加2千克左右,自蜡熟至完熟期,每增加1天千粒重可增加3—4克,每亩可增加产量6—8千克,如果晚收7天,使籽粒灌浆期延长到48天以上,亩增产可达35千克以上 。这个数字对每亩单产来说不算什么 , 但我省约有2500万亩左右夏玉米可以推广这项技术,如将收获期移至9月25日以后,全省可增产8亿千克玉米,这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字了 。

对小麦来说,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河北省冬前有效积温有了很大的提高,据统计 , 1997—2006年邯郸、石家庄、衡水、保定4巿10月1日至12月有效积温平均670摄氏度,冬小麦冬前叶龄平均为7.3,而河北省冬小麦冬前所需积温为495—570摄氏度之间 。因此过早播种很容易形成旺苗 , 对小麦培育壮苗防止冻害都不利 。这些变化,客观上要求农民改变传统农作习惯 。
另-方面,由于一些地方治安状况不好,以前常发生庄稼因收获不及时被盗的情况 。对此曹刚研究员认为有两个措施可以解决:一是尽量将第-户收获的时间推迟,在各地技术人员指导下,农民要沉住气 , 按照品种特性合理确定收获时间,尽可能做到步调-致 。二是玉米收获期间 , 可以以村为单位,组织治安联查小组,保护农民辛勤的劳动成果不受损失 。
玉米晚收七八天,提高品质粒饱满 。农民只要按此做,增产-成也不难 。小麦晚播七八天,造墒播种保苗全 。冬前好管育壮苗,节水节本能增产 。这是农业专家对玉米晚收、小麦晚播技术总结的顺口溜,生动地说明了这项技术不需要增加生产成本,只需适当延迟玉米收获和小麦播种时间,就能起到玉米大幅度增产和小麦安全越冬以及节水作用的特点 。道理不用再多说 。面对即将到来秋收秋种,农民朋友不妨按照两晚技术的具体要求试上-试,相信您一定会实实在在看到增产效果,一定会真真切切尝到甜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