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颓废是什么意思 颓废是什么意思 颓废伤感的句子



“颓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 , 也是人们常能体验到的情感状态 , 但否定或忽略它的存在却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常态 。在社会学批评盛行之际 , 将其简单地视为一种精神病态加以拒绝 , 并将象征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统统装进颓废主义概念 , 认为它是反动艺术 , 拒绝现实主义 , 宣扬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悲观主义 , 反社会、反人道 , 反民主 。由于否定在先 , 一些重要的史论著述都较少提及颓废主义 , 更不用说深入细致分析颓废主义的发生、流变与贡献了 。结果 , 深刻呈现了人类精神生活特性的颓废主义创作 , 却在人们的忽视中变得模糊不清 , 颓废主义成为某种意义的精神弃儿 。

其实 , 颓废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审美反应 , 体现了人类的审美真实性与深刻性 。它是人类自身的一种身体与精神上的文化症候 , 具有深刻的发生与流变原因 。从人类身体与精神上长出来的果实 , 哪怕是有些毒素的 , 恐怕也不能轻易地否定 。颓废主义概念确实难以界定 , 但若从大处着眼 , 则有可能划清它的主要边界 。我认为 , 可用同心圆的三次扩大来界定颓废主义:首先是核心圆 , 指发生于法国 , 以波德莱尔、于斯曼为代表的具有典型颓废特征的颓废主义思潮与运动 , 这些作家是颓废主义的标志性人物;其次是中间圈 , 指各国明显混合着唯美主义、浪漫主义倾向的颓废创作 , 这极大地扩大与丰富了颓废主义的内涵与影响;再次是外层圈 , 指不属于颓废主义流派的作家们也会创造出具有颓废倾向的作品 , 使得颓废主义成为一种更具广泛意义的文学现象 。所以 , 不是文学史上的颓废主义不鲜明 , 而是我们的认识不到位 , 从而遮蔽了颓废主义的存在 。因此 , 在重新认识颓废主义时 , 恢复它的身份与地位是第一步 , 接着才能往深处理解它 。

颓废意识的一般发生与人类的自我认识、处世态度与身体力行相关 。体现了颓废意识的颓废主义文学 , 决不只是十八九世纪的文学事件 。实际上 , 罗马时期的文化艺术是后来颓废主义得以发生的重要源头 。罗马文化在其发展到灿烂之极的时候 , 呈现出的诸多品质正是颓废主义创作不断汲取营养之处 , 其中有外来东方文化的影响、统治者的暴戾无常、罗马神话世界的独特性、建筑文化上的精致、群众文化上的狂欢仪式、社会生活中高雅审美趣味的普遍存在等 。罗马时期所突出的高雅审美趣味 , 在形成颓废主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原因在于 , 人的审美趣味一旦高雅化 , 并趋向极端 , 就极易偏离正常的生活轨迹与环境 , 进入个体审美趣味的自我繁殖与疯长状态 , 向颓废主义的一端发展下去 。古罗马的颓废艺术是如此的 , 十八九世纪法、英颓废主义的发展也是如此 , 传播到俄国、日本、中国的颓废主义思潮无不体现了这种内在逻辑性 。就颓废主义所代表的高雅审美趣味而言 , 它往往在人类的审美史上代表着艺术上的积极探索创新 , 这不仅体现在审美内容上的创新 , 如波德莱尔开创“恶”的审美表现;也体现为艺术形式的创新 , 如颓废主义深刻影响了后来的现代主义创作方式的选择与革新 。

颓废主义作为人类身体上的症候 , 主要体现在对于病态身体、美丽身体与女性身体的迷恋 。学术界认为 , 在西方思想史上 , 如何理解身体经过了四个阶段:柏拉图阶段相信身体与灵魂是二元对立的 , 身体成为罪恶;中世纪将否定身体视为回归上帝的先决条件;文艺复兴以后 , 虽然有着对于身体的某种向往与歌唱 , 但在随后的知识崇拜面前 , 身体再次被贬抑;尼采阶段开始解放身体 , 创造了“身体本体论” 。

颓废主义对人类身体的理解远比文艺复兴与浪漫主义更为大胆纯粹 , 是对于身体的重新发现、体验与表现 。波德莱尔、魏尔伦、福楼拜、王尔德、尼采、乔伊斯都曾描述过病态身体与自身感受 , 其中王尔德创造的“莎乐美”身体 , 可谓病态、女性与美丽的三重结合 , 是典型的身体体验之作 。故事围绕着身体而展开 , 莎乐美喜欢乔卡南的身体 , 年轻叙利亚人爱着莎乐美的身体 , 她的继父喜欢莎乐美的身体 , 而莎乐美则利用了自己的身体去达到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