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死吴禄贞的幕后真凶是谁?陈其采嫌疑最大

1911年 11月7日凌晨,北洋军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在石家庄车站办公室批阅文件时,其亲信部下、骑兵营管带马步周突然叩门而入 。敬礼毕,马高呼道:“报告大人,听说统制升任山西巡抚,特来向大帅贺喜!”
话音未落,马步周屈膝下拜,顺势从靴子里拔出手枪,向吴禄贞连连射击 。骤不及防之下,吴禄贞连连中弹,但他仍强忍剧痛夺门而出,孰料门外已埋伏多名杀手,吴禄贞(下图)再遭重击,命赴黄泉 。
吴禄贞生于1880年,后与陈其采、张绍曾等40人被选送到日本士官学校留学,回国后受到了清廷的极大重用 。数年之间,即爬到了第六镇统制的高位 。武昌起义后,蓝天蔚、张绍曾、吴禄贞三人发动“滦州兵谏”,要求立即实施宪政 。由于祸起肘腋,清廷匆忙间宣布“十九信条”,这才将危机化解 。

之后,吴禄贞被命南下镇压革命军 。但走到途中,吴禄贞又止步石家庄并与阎锡山组织“燕晋联军”,企图中途截杀北上组阁、收拾残局的 。结果,就在这当口上,吴禄贞反而被人先刺死了 。
那么,刺杀吴禄贞的背后主使人是谁?清廷?袁世凯?还是另有其人?
目前的主流观点似乎倾向于袁世凯指使原第六镇协统周符麟,而后者又指使骑兵营管带马步周实施了具体的刺杀行动 。原因很简单,周是袁世凯的老部下,吴禄贞上任第六镇统制后将其撤职,两人结下怨仇 。

从动机上看,袁世凯指使周符麟刺杀吴禄贞似在情理之中,而吴禄贞死后,周符麟立刻官复原职,难免令人怀疑其中必有幕后交易 。不过,从事变的时间、地点看,周符麟似乎并不符合 。
【刺死吴禄贞的幕后真凶是谁?陈其采嫌疑最大】目前能证明的是,周符麟并不像某些回忆录中说的那样亲自指挥了刺杀行动,因为当时他根本不在石家庄 。据时任陆军部科长并随清军南下的恽宝惠说,吴禄贞被杀时,周符麟在汉口第一军司令部,而陆军部档案中收录的电报也可以证明周本人当时并不在石家庄 。阎锡山事后也说,“传刺吴将军者为周旅长符麟,微有出入 。”
如果周符麟并不在现场,那“袁世凯指使周符麟刺杀吴禄贞”或“清廷指使周符麟刺杀吴禄贞”的两种说法就有些站不住脚,因为按当时的通讯条件,加上突发事件瞬息万变,远在汉口的袁世凯或周符麟都无法预知吴禄贞的密谋,更无从指挥这一重大行刺事件 。

陆军部档案收录了周符麟于11月9日所发的另一封电报,电文是:“麟于本日下午到石家庄” 。这份电报证明周是在吴禄贞死后第三天才到石家庄 。如周符麟当时在石家庄,那他势必会出来控制局势,而绝不会任由阎锡山的军队乘机运走吴禄贞所截军火 。
如果周符麟不是刺杀事件策划者的话,那有个神秘人物即颇值得引起关注 。这就是陈其美的弟弟陈其采 。
陈其采与吴禄贞、张绍曾同为日本士官第一期同学,回国后均受重用 。在吴禄贞前往滦州招抚张绍曾时,陈其采曾随同前行 。但吴禄贞前往石家庄后,陈其采却秘密回京 。直到11月6日,也就是吴禄贞被刺的前一天,陈其采突然现身石家庄 。

陈其采的身份与经历颇为吊诡 。如清廷不垮,他原本有一个不错的前程,因为他不但是首批派往日本士官学校的军事留学生,而且是毕业成绩最好的优秀学员 。
回国后,陈其采在各地编练新军,之后又调入陆军部 。1911年军谘府(即参谋本部)从陆军部独立出来后,陈其采以“正参领”的资格(相当于上校)担任军谘府第三厅厅长,时年不过32岁 。
值得一提的是,陈其采即陈其美之三弟,后来“CC系”陈果夫与陈立夫为其大哥陈其霭的儿子,也就是他的侄子 。陈其美是南方革命党中著名的刺杀大王,其弟弟陈其采虽然名气远不如其老兄,但或许也有家族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