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改革开放的含义,如何理解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的含义,如何理解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

文章插图
目的 是改变落后的观念与管理方式 解放生产力 促进社会发展 调动人民生产地积极性
性质 是 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特色的改革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的含义,如何理解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

文章插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并强调:“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就从时代和战略的高度,对改革开放作了根本性的政治定位,必将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向前推进 。
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革命
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这种完善和发展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始终需要通过改革来加以推动,通过开放不断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来加以发展 。改革开放作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新的伟大革命,既不是对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否定,也不是进行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某些不合理的方面和环节,即不合理的体制机制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兴利除弊,破旧立新 。离开了改革开放这一新的革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与时俱进地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就会逐渐丢失其先进性和优越性 。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革命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其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不断打破陈旧体制机制的束缚,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又好又快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之所以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革命性变革,就因为它已成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新时期以来,正是通过变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社会生产力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 。随着实践的深化,我国改革开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愈加注重科学性:既着眼于加快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又着眼于提升生产力发展的质量;既着眼于扩大生产力发展的规模,又着眼于提高生产力发展的效益;既着眼于淘汰和改造落后的生产力,又着眼于培育生产力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既着眼于优化国内生产力发展环境,又着眼于面向世界拓展生产力发展空间,等等 。这表明,改革开放作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新的伟大革命,已经并正在进入新的科学境界 。改革开放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本质上是围绕人的因素展开的,是对人的更为深刻的全面解放 。人是生产力的创造主体,也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改革开放的首要之点,就在于打破旧的体制机制对人的束缚,使劳动者从不合理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中不断解放出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改革开放使人们愈益获得了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更大自由 。也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舞台上,中国人的精神状态从未像今天这样振奋,创造热情从未像今天这样奔放 。有了人的大解放,就有了物的大解放,就必然会使生产力发展的源泉充分涌流 。
促进和推动人们思维方式深刻转变的革命
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全方位地激活了当代中国社会总体文明发展的战略棋局 。就改革来说,我国实行的是系统配套的大改革,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领域的全面展开和深入推进,为当代中国社会总体文明发展不断地扫除障碍、注入活力,开辟越来越广阔的前景 。就开放来说,我国实行的是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大开放,它从三个层面把中国社会文明发展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历史地贯通起来:一是推动中国以顺应时代大势的姿态主动融入世界文明发展进程,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大格局中去 。二是推动中国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充分吸收世界文明发展成果,从引进技术层面的有益成果,延伸到吸收制度层面的有益成果;从利用经济方面的有益成果,扩展到借鉴政治、法律和文化方面的有益成果 。三是推动中国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积极追赶世界文明发展潮流,包括着眼于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拓展中国同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现代化跨越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