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也要拼爹清朝秀女选妃竟然是这样的

清代的后宫 , 上至皇后 , 下到宫女 , 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 。旗人 , 是清朝独有的 。因此 , 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后宫粉黛的制度 , 也是清代独有的 。
挑选秀女的目的 , 除了充实皇帝的后宫 , 就是为皇室子孙拴婚 , 或为亲王、郡王和他们的儿子指婚 , 重要性自不待言 。秀女们要走进紫禁城高高的宫墙 , 也就不那么简单了 , 必须经过一道道的考察 。
网络配图
首先 , 要严格审查旗属与年龄 , 不在旗的想参加选秀 , 势比登天;在旗的想逃避选秀 , 也是自讨苦吃 。顺治朝规定:凡满、蒙、汉军八旗官员、另户军士、闲散壮丁家中年满十四岁至十六岁的女子 , 都必须参加三年一度的备选秀女 , 十七岁以上的女子不再参加 。乾隆五年(1740)进一步规定 , 如果旗人女子在规定的年限之内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阅选 , 下届仍要参加阅选 。没有经过阅选的旗人女子 , 即使到了二十多岁也不准私自聘嫁 , 如有违例 , 她所在旗的最高行政长官——该旗都统要进行查参 , 予以惩治 。
每到准备挑选秀女的时候 , 先由户部奏报皇帝 , 奉旨允准后 , 立即行文八旗都统衙门 , 由八旗的各级基层长官逐层将适龄女子花名册呈报上来 , 到八旗都统衙门汇总 , 最后由户部上报皇帝 , 皇帝决定选阅日期 。因为有病、残疾、相貌丑陋而确实不能入选者 , 也必须经过逐层具保 , 申明理由 , 由都统咨行户部 , 户部奏明皇帝 , 获得允准后才能免去应选的义务 , 听其自行婚嫁 。
各旗选送的秀女 , 要用骡车提前送到京城 。由于众多秀女的家庭背景不一 , 官宦人家尚有车辆 , 而兵丁之家只能雇车乘坐 。因此 , 乾隆时规定:“引看女子 , 无论大小官员、兵丁女子 , 每人赏银一两 , 以为雇车之需 。……此项银两 , ……著动用户部库银 。”秀女们抵达京城后 , 在入宫应选的前一天 , 坐在骡车上 , 由本旗的参领、领催等安排次序 , 称为“排车” , 根据满、蒙、汉排列先后的次序 。最前面是宫中后妃的亲戚 , 其次是以前被选中留了牌子、这次复选的女子 , 最后是本次新选送的秀女 , 分别依年龄为序排列 , 鱼贯衔尾而行 , 车树双灯 , 上有“某旗某佐领某某人之女”的标识 。日落时分发车 , 入夜时进入地安门 , 到神武门外等待宫门开启后下车 , 在宫中太监的引导下 , 按顺序进入顺贞门 。秀女们乘坐的骡车则从神武门夹道东行而南 , 出东华门 , 由崇文门大街北行 , 经北街市 , 然后再经地安门来到神武门外 , 这时 , 已是第二天中午了 。初选完毕的秀女们在神武门外依次登上她们来时所乘坐的骡车 , 各归其家 。这种井然有序的排车法 , 是嘉庆年间的一位名叫丹巴多尔济的额驸发明的
网络配图
当应选的秀女们在神武门外走下骡车后 , 先由户部司官维持秩序 , 再由太监引入宫中 。御花园、体元殿、静怡轩等处 , 都曾是阅选秀女的场所 。一般每天只阅看两个旗 , 根据各旗参选秀女人数的多少进行搭配 。通常是五六人一排 , 供皇帝或太后选阅 , 但有时也有三四人一排 , 甚至一人一排的 。如有被看中者 , 就留下她的名牌 , 这叫做留牌子;没有选中的 , 就撂牌子 。然后 , 留牌子的秀女再定期复选 , 复选而未留者 , 也称为撂牌子 。经复选再度被选中的秀女 , 还有两种命运:一是赐予皇室王公或宗室之家;一是留于皇宫之中 , 随侍皇帝左右 , 成为后妃的候选人 。如果成为后妃的候选人 , 手续会更为复杂 , 初次“引阅”之后 , 屡屡“复看” , 有“记名”的 , 这是被选中留牌子的;有“上记名”的 , 这是皇帝亲自选中留牌子的 。最后 , 还要经过“留宫住宿”进行考察 , 在留宫住宿的秀女中选定数人 , 其余的都撂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