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曹操生性多疑,防范戒备之心更甚 。这种防范之心伴随了曹操一生,从未有丝毫懈怠 。这倒也不难理解,经常杀人者总是担心会被别人杀 。尤其像曹操这样一个纵横四海、杀人无数的“魔头”级人物,怎么可能不去为自己的安全着想呢 。话虽如此说,但曹操的防…众所周知,曹操生性多疑,防范戒备之心更甚 。这种防范之心伴随了曹操一生,从未有丝毫懈怠 。这倒也不难理解,经常杀人者总是担心会被别人杀 。尤其像曹操这样一个纵横四海、杀人无数的“魔头”级人物,怎么可能不去为自己的安全着想呢 。
话虽如此说,但曹操的防范措施显然是有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味道了,思虑之周密,手段之残忍,无所不用其极,而“梦中杀人”就是曹操的发明创造 。按说,像曹操这样一个身居高位的大人物,警卫措施一定是非常到位的,武艺高强之徒,忠诚可靠之辈,壁垒森严之所,外人多半近身不得 。曹操的担心在于,自己睡下之后怎么办?因此,如何保证万无一失,就成了摆在这个多疑善变的“枭雄”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所谓的“梦中杀人”,实际就是为了告诫和防止离自己最近的那些人不要心存二心、妄生歹念 。
有此担忧,曹操平日里经常吩咐左右:“吾梦中好杀人,睡着时汝等勿近前 。”这样的话曹操说了无数次,但还是有人不以为然 。为了有所惩戒,加深记忆,有一天曹操借“昼寝于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之”的机会,翻身跃起,“拔剑杀之,复上床睡 。”睡醒之后,一看床下躺了一个人,曹操(故意)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人就把前面的情况如实告之 。无缘无故杀人,曹操当然要加以掩饰,于是“痛哭而厚葬之 。”对于这起怪异的“梦中杀人”事件,很多人都信以为真,唯有杨修看出了其中的蹊跷,曹操因此深恨之 。
那么,曹操为什么非要行此极端手段呢?
【曹操梦中杀人是个冷笑话】其实,这是曹操长久以来的一块心病 。这个心病不是别人造成的,而是与其早年行刺董卓的经历有关 。想当年,董卓篡权,群臣激愤,只是苦于没有解决的办法 。就在这时,曹操自告奋勇,向王允借了一口宝刀,前去刺杀董卓 。因为前期曹操已经取得了董卓的充分信任,“卓甚爱”,故而出入相府并无阻碍 。但等曹操到了之后,却见吕布侍立左右,不好下手,曹操只能等待时机 。好在董卓听曹操说“马羸弱”,就安排吕布去挑选一匹良马“赐与孟德” 。
吕布一走,曹操觉得机会来了,“意欲拔刀”,却“惧卓有力”,因此还是“不敢下手 。”后来看董卓疲倦,“倒身而卧,转身背却 。”曹操瞅准机会,急掣宝刀 。而董卓此时尚在半睡半醒之间,突然睁眼,从镜子中看到了曹操拔刀的举动,急忙回身,问道:“孟德何为?”就在这时,曹操远远望见吕布牵着马回来了 。危急关头,曹操急中生智,掉转刀柄,跪下说:“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 。”董卓接过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暂时也就没有多想,就领着曹操前去看马 。于是,曹操说了声“愿试一骑”,骑上马就逃跑了 。
等董卓明白过来,赶紧画下图像,通缉捉拿,幸亏陈宫相救,才有了后来曹操起兵讨伐董卓的军事行动 。
事情虽然过去多年,曹操的实力也逐渐壮大,但曹操对这次的刺杀行动分明还是记忆犹新、不敢忘怀的 。尤其是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作所为更是与董卓当年如出一辙 。在此环境下,他当然明白,虽说自己权倾一时,天下震动,但终究人心难测,在这看似光鲜耀眼的背后,不知暗藏了多少危险和杀机 。众矢之的,别人会不会像自己当年刺杀董卓一样行刺自己呢 。
- 曹操诗词精选 有关曹操诗词精选介绍
- 司马懿篡位成功!是因为曹操把接班人选错了?
- 间谍战:曹操竟被自家间谍蒋干坑了一次又一次
- 茅台酒是谁发明的 酒是谁发明的
- 悲剧的吕布:唯才是举的曹操为何不任用吕布呢
- 吕布死后貂蝉是谁的胯下之妇关羽还是曹操
- 梦到杀人是什么意思
- 世界十大真实存在十大精巧间谍枪,无声无息杀人于无形
- 曹操为什么选曹丕不选曹植?原因竟是天文规律
- 揭秘:曹操临死想的不是江山而是老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