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刻舟求剑出自

刻舟求剑出自哪里,编者是谁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编者是吕不韦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用来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 。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人 。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 。
“刻舟求剑”的成语故事: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 。船到江心,楚人一不小心,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滑落江中,他赶紧伸手去抓,可惜为时已晚,宝剑已经落入江中 。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 。
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个记号,并且对大家说:“这是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何要这样做,也不再去问他 。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 。楚人捞了半天,始终不见宝剑的影子 。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宝剑不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吗?我还在这里刻上了记号,现在怎么会找不到呢?”听他这么一说,那些人纷纷大笑起来,说道:“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会随船移动,你又怎能找得到你的剑呢?”

刻舟求剑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刻舟求剑出自

文章插图
刻舟求剑出自哪里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吕氏春秋》又叫做《吕览》,是秦国时期的政治家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撰的一部杂家著作,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 。
《刻舟求剑》的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
涉:过,渡 。
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
其:他的,代词 。
自:从 。
坠:落 。
于:在,到 。
遽:急忙,立刻 。
契:通“锲”,用刀雕刻,刻 。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他的剑从船上坠落,掉入水中,就马上用刀在船沿上了刻了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 。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这样的方法来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道理
《刻舟求剑》这个典故了告诉我们不要拘泥守则,不知变通;做根本做不到的事 。如果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不能相应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就能就会事与惟愿 。我们做事要实事求是 。
刻舟求剑出自哪部古籍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吕氏春秋》是战国时期的秦国相邦吕不韦组织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其中《察今》一篇阐述了先秦法家的历史进化观,启示人们应当因时变法,不宜拘泥古法 。
《刻舟求剑》的全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楚国有个乘船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 。他急忙用刀在船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 。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这样的方法来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刻舟求剑》的道理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不能拘泥于成规,不要不知变通,要时刻关注变化了的客观情况,积极主动地应对变化的情况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食物,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死守教条,否则会一事无成 。同时告诫人们不能平面、静止地看待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