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对虾疾病及其防治

几种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对虾疾病及其防治

(1)死底症(偷死?。?
病因:主要原因是养殖密度大,水体水质不良,对虾的排泄物、残饵、池塘内有机物质等在异养性细菌的作用下 , 产生大量氨等含氮有害物质,造成对虾抗病力急剧下降 。在高密度养殖中后期,虾池亚硝酸氮高于0.5毫克/升,便会出现急性中毒死底 。多数原因出现在:①虾池增氧机不足 , 停机时间过长,出现浮头;②池水变为深褐色,晚上氧气不足,连续2天浮头;③天气闷热 , 底层缺氧 。

【几种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对虾疾病及其防治】症状:亚硝酸盐会损伤虾鳃,造成鳃部肿胀,出现黄鳃或黑鳃 , 有些可见软壳现象 。同时由于破坏对虾的携氧能力 , 造成对虾的大规模死亡 。发病初期少量死亡,以后每天每池会死亡10-15千克 , 若不加以控制,死亡会更厉害 。此现象会一直持续到收虾,直至绝收 。大部分死虾在池底,不易被发现 。因此 , 有些虾农称为偷死病 。近年来海南省许多养虾场出现了此?。?情况相当严重 。

(2)肌肉坏死病
病因与症状:主要是由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引起 , 如水温过高、盐度过高或过低、水中溶解氧低、放养密度过大和水质受化学物质污染等,特别是这些因素突变易使虾发生此病 。
病虾腹部肌肉变白色,不透明,与周围正常组织有明显的界限,特别是靠近尾部腹节中的肌肉最常发生,以后坏死的区域迅速扩大到整个腹部,有此现象的一般24小时内死亡 。盐度和水温不适引起的肌肉坏死,开始时虾活动激烈,不安或跳动,10-30分钟后活动减缓,这时多数虾出现肌肉白浊症状 。

防治方法:放养密度不宜过大}保持良好水质,溶解氧充足;防止盐度、温度突变 。发现症状后应及时找出并消除致病的病因,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大换水,改善水质,提高水位 。
(3)痉挛病
病因与症状:主要是高温期惊扰跳跃 , 如旋网(抛网)捕虾易出现此现象,虾池水中的钾、钙等阳离子的变化 , 饲料成分不适也会出现 。
病虾的腹部部分或全部向腹部弯曲 , 严重者尾部紧贴在头胸部的腹面,身体僵硬,侧卧在水底,不通拉直,腹部肌肉变白,坏死不透明 , 这样很快死亡 。轻者的虾,腹部部分弯曲,尚可游泳 , 腹部肌肉局部变白,这样的虾可以恢复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