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鱼的养殖技术,养殖乌鱼的水质条件

乌鱼的养殖技术,养殖乌鱼的水质条件


1、池塘建设:池塘面积根据养殖规模来决定 , 适宜水深为2米左右 , 塘埂需高出水面50cm左右,池塘周围需做好防逃措施,避免进入雨季后乌鱼外逃 。2、消毒处理: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之后注水 , 10天后投放鱼种 。3、投放鱼苗:投放时间一般为7月份初,适宜投放密度为1500-2000尾/亩,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
【乌鱼的养殖技术,养殖乌鱼的水质条件】
一、乌鱼的养殖技术
1、池塘建设
(1)池塘面积一定要根据养殖规模决定,适宜水深一般是2米左右,塘埂一定要高出水面50cm左右,池塘周围也要做好防逃措施,避免进入雨季后乌鱼出现外逃 。
(2)养殖场地一定要具有充足的水源,而且水质也要清新,池水的溶氧含量一定要达到5毫克以上/升 , 透明度需超过30cm 。

2、消毒处理
(1)可以使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一般以干塘消毒为宜),然后再进行注水,10天后投放鱼种 。
(2)池塘内可以种植一些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为乌鱼提供隐避、栖息的环境 。
3、投放鱼苗
投放时间一般在7月份初,适宜投放密度为1500-2000尾/亩,具体数量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

4、合理饲喂
(1)在饲养期间可以投喂新鲜的动物饲料(以小型野杂鱼为主) , 或人工配合饲料 。
(2)投喂时必须要定时、定量、定质、定位,如果投喂冰鲜的小杂鱼 , 一定要先进行浸泡消毒(并且要切成块) , 等温度接近池水温度后才能喂食 。
二、养殖乌鱼的水质条件
1、养殖用水一定不能使用河水、水库水、地下井水等水源 , 水源、水质的酸碱度主要以中性或弱碱性为宜 , 同时还要保持适宜的清澈度 。
2、高温季节水质比较容易发臭 , 每隔3天就要更换1/3的池水,每隔10-15天需更换2/3的池水,这样可以保持清新的水质 。
3、冬季和夏季可以适当调高水位 , 同时还要将水温保持在相对适宜的状态 。
4、池塘里面可以种植水草,种植面积达到池塘面积的2%即可 , 这样既能净化水质,又能为乌鱼提供隐蔽和防暑防晒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