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说这句话的是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话的上下文是什么?
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 , 完整的句子上下文为“君子敬而无失 , 与人恭而有礼 , 四海之内皆兄弟 , 皆兄弟也 。”
典故来源是 , 孔子的弟子司马牛 , 有一次向孔于请教怎样做君子 。孔子说:“君子不忧愁 , 不害怕 。”司马牛问道:“不忧愁 , 不害怕 , 就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君子经常反省自己;所以内心毫无愧疚 , 还有什么可忧愁、可害怕的呢?”
司马牛告辞孔子后 , 见到了他的师兄子夏 。他忧愁他说:“人家都有兄弟 , 多快乐呀 , 唯独我没有 。”子夏听了安慰他说:“我听说过:“一个人死与生 , 要听从命运的安排 , 富贵则是由天来安排的 。’君子对工作谨慎认真 , 不出差错;和人交往态度恭谨而合乎礼节 。那么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兄弟 , 君子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说这句话的是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文章插图
君子敬而无失 , 与人恭而有礼 , 四海之内 , 皆有兄弟也的意思
意思: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 , 不出差错 , 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 , 那么 , 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说这句话的是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文章插图
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颜渊》
原文选段: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 , 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 , 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 , 与人恭而有礼 , 四海之内 , 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释义: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 , 唯独我没有 。”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 , 富贵在天 。’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 , 不出差错 , 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 , 那么 , 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 。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扩展资料
司马牛宣布他不承认桓魋是他的哥哥 , 这与儒家一贯倡导的“悌”的观念是相违背的 。但由于他的哥哥“犯上作乱” , 因而孔子没有责备他 , 反而劝他不要忧愁 , 不要恐惧 , 只要内心无愧就是做到了“仁” 。这一章 , 子夏同样劝慰司马牛 , 说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 , 那就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 , 就不必发愁自己没有兄弟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他反对叛乱的思想和行为对统治者维护社会秩序有利 , 因而 , 受到历代官府的祭祀封赏 。东汉主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 , 他为其中之一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为“向伯”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楚丘侯” 。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以“睢阳侯”从祀孔子 。
四海之内皆兄弟是什么意思
“四海之内皆兄弟”本义是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四海:全国 , 泛指天下) , 指亲如一家 。该成语一般独立成句或作分句 , 有时也作定语;含褒义 。也说“四海皆兄弟” 。
成语出处: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 , 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 , 死生有命 , 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 , 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 , 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即出自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