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家的艺术品收藏:宫廷画师动辄被处死( 二 )


鉴于前面谈及的政治和艺术环境,这个时期对宫廷艺术的理解和判断必定大半由艺术的赞助者即皇帝来做的 。
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皇帝个人的趣味:即直接或间接地粉饰太平,歌颂君王的仁慈和尽职尽责(即王道) 。但这并不是说这个时期的宫廷艺术在艺术技巧和艺术水准上就逊色一些,恰恰相反,当时最出色的宫廷艺术家能够以多种风格进行创作,且在能力上是无可挑剔的 。
中国的皇家收藏历来就像是皇室的礼品店,每一个皇帝都可以随意支配这些珍宝,爱拿什么就拿什么,想送给谁就送给谁,以便收买人心,加强王朝的统治 。洪武皇帝就是如此 。他从皇家收藏中拿出大量的东西来赐给臣下,以加强对方对自己的忠诚 。
网络配图
在他儿子朱(1358—1398年)1378年被封为晋王时,朱元璋就下赐了大量的艺术品(但他只有过了20岁,正式接受封地之后才能得到这批珍宝) 。尽管这次赏赐的具体数目不清楚,但就现存的艺术品来看,盖有晋王章的有33幅重要的绘画,而这33幅画作中不少于15幅带有半印标识 。在朱40岁死后,他的收藏散佚,被民间的一些收藏家买下 。
另一个接受洪武皇帝大量赏赐的人是他的养子沐英将军 。后者甚至因此而建立了自己颇为重要的家庭收藏 。而朱元璋的外甥也即沐英的儿子沐晟(1368—1439年)则是另一个热心的收藏者,明代一百多幅不错的绘画作品上都留有他的印章,其中,很多画上还兼有宋朝皇室的印章和明代的半印标识 。
洪武皇帝也在南京建都,为了护卫京城,他修了一圈20英里(约32公里)长的城墙 。在修建的过程中,大量艺术家和工匠积极接受招募,为宫廷服务 。据说,当时的情形盛大非凡 。作为明朝的第一个国都,南京成了“文人墨客云集的中心,几乎全国能诗善画的人都集中到了这里” 。在那里,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响应号召,为“确立新政权的合法性,为增强皇帝本人的权力和地位”而不遗余力地进行创作 。当时,许多有才能的艺术家都来自江南,即南宋时期以苏州、杭州、扬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这些地区水准极高的宫廷艺术历经元朝的统治而犹存 。其中,尤其是苏州、杭州周围的南方地区,自南宋以来一直都是艺术家、作家和文人汇集的中心地带 。
【明朝皇家的艺术品收藏:宫廷画师动辄被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