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起兵反隋:真是因为一次酒后乱性引起的吗( 三 )


其次,再分析历山飞的起义军 。“历山飞”是当时活动在山西中南部的一支起义军领袖魏刀儿的别号,当时“历山飞众数不少,劫掠多年,巧于攻城,勇于力战 。南侵上党,以破将军慕容、将军罗侯之兵;北寇太原,又斩将军潘文长首 。凭胜两将,所向无前 。”[3](p2——3) 。
对历山飞的所能采取的政策当然是镇压,原因基于这样四点:
一、李渊阶级本性所决定的 。历代的地主统治者都是对农民起义实行严酷的镇压政策,李渊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对农民起义同样不会心慈手软,在大业十一年他就先后亲自镇压了山西龙门(今山西和津)母端儿和绛州(治所在今山西新绛)柴保昌的起义军 。
二、历山飞起义军的活动范围几乎囊括了整个山西的中南部,对李渊的大本营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且严重干扰了山西中南部农业生产 。
三、历山飞在山西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仅严重威胁着李渊的统治,还在很大程度上同李渊抢夺山西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严重影响了李渊的发展 。
四、这是李渊为什么决定镇压的关键一点,历山飞的人数虽然众多,但是绝大多数是未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农民,没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所以是一大群乌合之众,只是凭借勇敢来获得战斗的胜利,遇到战略和战术的高手是必败无疑的 。基于以上四点原因,李渊认为他凭借军事实力能够镇压历山飞的起义军 。在后来的战斗中也是完全证实了李渊的看法,在战斗中“李渊不正面决战,避开历山飞军的优势,抓住其弱点,采取诱骗,突然袭击的战术,出奇制胜”[2](20页) 。但是,李渊解决的不仅是一支农民起义军的问题,更要夺取这支起义军的大量有生力量 。
隋炀帝统治期间,三次征伐高丽,开凿运河,使得隋帝国丧失了大量的青壮年,再加上各路“诸侯”的征战同样造成了大量的人民伤亡,人力已成为最紧缺的资源 。在古代封建社会,不论是经济生产还是军事行动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 。历山飞的起义军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大多数是青壮年,这是多么重要的人力资源 。如果这些人中大多数可以生存,那么这些人也许会成为李渊重要的兵源和后方的主要生产力量 。如果用最严酷的方法将这些农民军镇压的话,不仅会造成大量人力资源的损失,也会激起这些人的亲族对李渊更大的仇恨和反抗 。那样,李渊不仅无法得到安定和稳固的后方,反有可能会被新的农民风暴所淹没 。即便可以暂时得到他所希望的安定,那么由于人力资源的丧失和农民的仇恨也不可能获得足够的战略保障 。其中影响最重的便是大量兵源的丧失 。在古代冷兵器作战中,人力是衡量一支军队的重要标准之一 。如果没有足够的军队数量和有效的兵力补充,那么是无力支撑整个战争的 。其中最生动的例子便是三国时期的曹魏,在蜀汉诸葛亮和姜维先的后进攻中,曹魏损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但是曹魏拥有当时最丰富的人口资源优势,可以很容易的对军队进行补充和支援,所以纵观三国时期蜀汉和曹魏的战争,最终的胜利者都是曹魏 。所以,李渊虽然坚决的出兵镇压历山飞,但同时他也在分化和诱骗起义军 。当时,历山飞“率领的起义军共有十余万人” 。“李渊、王威率军五、六千人”来镇压时,却只是“与历山飞部二万余人大战于河西郡(治所在今山西汾阳)的雀鼠谷(在今山西介休和霍县之间)”[2](p20) 。一支十余万人的起义军在参加如此重大的决战时却不能倾尽全力,足以证明李渊分化和诱骗的政策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李渊在镇压了历山飞之后,不仅解除了来自南部对太原的威胁,而且得到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为他日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历山飞问题的有效解决不仅彻底的稳定了李渊的大本营,还使李渊仁厚爱民的名声得到山西人民的认可 。当他竖起义旗招兵买马时,既有零散的农民投靠,还有整股的农民起义军投降“乙巳,灵寿贼郗士灵帅众数千降于渊”[6](p392) 。不久便获得了三万多人 。而且在沿汾河南下的过程中还不断扩大自己的队伍 。到进长安时李渊已经有二十余万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