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甲鱼怎么养 甲鱼苗怎么养

小甲鱼怎么养 甲鱼苗怎么养

甲鱼的营养价值丰富,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也非常不错 。很多的养殖户就在养甲鱼 。那么甲鱼苗怎么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一、放入健康甲鱼苗
选择抗病力强、病害少、适应性强的甲鱼苗 。健康苗种的特征是体肥、体型宽大、体表光洁、无伤残、活动力强 。苗种应就近采购,这样才容易适应当地养殖 。
二、生长环境
放养前应先将水色培育好,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换水排污,坚持水上投喂,防止残饵污染水体 。在池塘中放养一定面积的水葫芦和一定数量的花、白鲢,并定期泼洒光合菌制剂 。池底应有适度的瘀泥层,一般 10∼20厘米即可,新塘底层也应准备一层细泥 。要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高密度并不等于高产量 。养殖密度高,其残饵和粪便排泄量越大,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越高 , 水质很难控制 。密度高,会使甲鱼之间抓伤、咬伤的几率增加 , 甲鱼更容易发病 。室外大塘养殖,一般放养2∼3只/平方米即可 。另外,要尽量将甲鱼养殖区与外界隔离开来,防止无关人员及动物的干扰,以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小甲鱼怎么养 甲鱼苗怎么养】

三、饲料
甲鱼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动物,食性虽杂 。在人工精养情况下,要想使甲鱼的生长、成活率和商品质量达到最佳效果,必须选用优质配合饲料 , 长期添加一定比例的新鲜、无污染的鲜活饵料(如鱼、螺、肝、鸡蛋、蔬菜)打浆与配合饲料混合投喂 , 以调节和改善甲鱼的内脏功能 。当前甲鱼价格下跌,有的养殖户为降低成本而使用低档配合饲料 , 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 。有一些地方甲鱼“白底板”病发生率较高与长期极少或不添加鲜料有一定的关系 。当然这也与水质调控不好、预防措施不够有关 。

四、科学管理
1.饵料台的安放与清洗 甲鱼具有沿池边活动的习性,因此饵料台最好安放在养殖池四周的池边上,并与水面成30∼45度,这有利于甲鱼找到食物和躲避干扰 。每次投料前应用消过毒的刷子清洗饵料台 。消毒用药物一般采用刺激性小、配制方便的药物,如高锰酸钾、百毒杀等 。饵料台及其四周每3天应用上述药物消毒1次 。消毒药物应交替使用 。

2.饵料的制作与投放 鲜料的添加量一般为 10%∼40% 。使用鲜料时 , 必须经过消毒、清洗处理,并现配现用,以免腐败变质 。投料时应采取水上投喂的形式,饵料离水面2∼3厘米即可 。甲鱼胆小 , 投料时应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 。有些地方将饵料台建于池中 , 采取人工划船或人工下水方式投料是不可取的 。投料量以1∼1.5小时吃完为标准,剩余饵料应及时收捡,以作它用 。高温季节的投料时间应在日出前投完和日落时开始投喂为宜 , 这时干扰少,饵料又不易变质,而且摄食又快又好 。
3.水质调节 养殖水体应定期换水排污,每次换水量以不超过1/3为宜 , 如有条件采用微流水养殖效果会更好 。在养殖过程中 , 定期使用二氧化氯制剂0.5∼1微克,漂白粉2∼3微克 , 强氯精1∼2微克,生石灰15∼40微克全池泼洒消毒,施药2∼3天后全池泼洒5微克左右的光合菌制剂,能起到调水作用,每月 1∼2次即可 。同时放养花白鲢也能起到较好的调水作用(鳙60∼100尾/亩、白鲢30∼50尾/亩) 。
4.水面种青,搭建晒背台 在池塘中离饵料台1米左右处围一个1.5米长宽的框,种植水葫芦,水葫芦根系发达,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而起到调水的作用,还有利于甲鱼隐藏、晒背、乘凉等 。池塘边坡地较少的养殖池应在池中搭建晒背台 。
5.定时巡塘,及时清除病死甲鱼 。巡塘是为了及时了解甲鱼摄食、生长活动、病害及池塘水质、设施等情况 。池中死甲鱼应及时捞出深埋或焚化 , 病甲鱼也应及时隔离治疗 。工具应专用,并定期消毒 。严防发病区的工具与健康区的混用 , 以免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 。
甲鱼的养殖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根据市场情况 , 选择了合适的甲鱼品种,市场的销量不会太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