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养殖技术与管理的关键在哪里,共四点

种鸡养殖技术与管理的关键在哪里,共四点

饲养种鸡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受精率和孵化率高的合格种蛋,以便由每只种鸡提供更多的健壮初生鸡雏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种鸡的养殖技术与管理的关键在哪里 。
一、种鸡要适时分群
在鸡的育雏、育成过程中 , 为把鸡群体重、体尺控制在品种标准要求范围内,提高均匀度,每批鸡皆于20日龄及7、13、18周龄时各进行一次体重、体尺测定,将鸡分为大、中、小3群 。育雏、育成期以量胫长为主,辅以称重的方法;18周龄时按鸡冠的发育程度和体重进行分群饲养 。

二、保证种鸡的营养需要
育雏期雏鸡生产发育迅速,代谢旺盛,一定要满足其营养需要 。日粮营养要求含代谢能12.13兆焦耳/公斤,粗蛋白19%~20%,赖氨酸1.1%,蛋氨酸0.45%,钙1.0%,有效磷0.5% , 并增加维生素用量 。

中鸡转群上笼进入产蛋鸡舍直到整个产蛋高峰期,是鸡一生最重要时期,在营养上必须喂给优质饲料 。当小母鸡体重达到1.620克,即18~19周龄时,立即改喂产蛋高峰期间饲料,不必使用预产期饲料或间接换料 。这样有利于增加小母鸡的营养贮备 , 为尽快达到产蛋高峰并使高峰期维持应有的时间奠定物质基础 。

三、光照管理要求
光照时间的要求较过去为长,育成期最好维持一稍长的恒定光照时间(12、13小时),产蛋前补充刺激的开始时间定在转换产蛋鸡料时或一周以后 。产蛋期每日光照增至16小时为止,淘汰前三个月每日光照增至17小时 。
四、鸡舍的通风管理通风是现代养鸡操作中非常重要而常被的问题 。良好的通风使雏鸡增长迅速,母鸡高产和鸡群健壮 。尤其在天凉时,设法排除氨气而使舍内保留适宜的温度极为重要 。我们主要采用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控制,舍内nh3浓度不应超过20ppm,并坚持每周清理粪便一次 。
【种鸡养殖技术与管理的关键在哪里,共四点】特别是产蛋高峰期,鸡采食量、饮水量增加,排泄物水分增多,湿度上升加剧了有害气体对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的损害,极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