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导游词简单 沈阳故宫导游词

沈阳故宫导游词简单 沈阳故宫导游词

1、今天我们游览的是沈阳故宫 。大家都知道沈阳是“一朝的发祥地 , 两代帝王都”满韵清风,历史气息浓郁 。沈阳著名的建筑有“一宫两陵”而这一宫就是我们面前的这座雄伟建筑——沈阳故宫 。
2、沈阳故宫初建时叫“盛京宫阙”,清迁都北京后又称“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并被誉为“国初圣迹” 。它始建于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建成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营造和使用的宫殿,1643年清世祖福临当年也是在这里即位称帝 , 改元“顺治” 。所以沈阳也可以说是“一朝发祥地,三代帝王都” 。
【沈阳故宫导游词简单 沈阳故宫导游词】
3、沈阳故宫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 , 全部建筑100余所 , 500多间 , 按其布局可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部分 。东路就是我们面前所看到的这部分建筑,它是努尔哈赤时期所建,具有浓郁的满族特色 。东路的建筑主要包括大政殿和十王亭,大家看到广场中间的那个八角殿就是大政殿 , 大政殿又叫“大衙门”、“笃恭殿”,是努尔哈赤听政办公的地方 。大政殿外高18米 , 下有1.5米高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雕刻精美的青石围栏 。是一座八角重檐攒尖顶亭子式建筑 , 殿顶是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中为宝瓶火焰珠攒尖顶,(宝瓶为佛教法器,被视为神圣之物,火焰珠为如意珠,据说得此珠者可以满足各种欲望 。)重檐上下各有八条五彩琉璃垂脊,垂脊上各站着一个蒙古力士,面侧对宝顶,腿略弯曲,侧身牵引,象征着“八方归一” 。两旁分列的10个亭子就是十王亭,从整体建筑布局上看,大正殿居中 。两旁分列10个亭子,从北向南,呈八字形展开,在视觉上使大正殿更为深远,这种空间处理方式在中国宫殿建筑中仅此一例 。十王亭又称“八旗亭”,有的游客可能会想八旗亭(东边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 。西边为右翼王婷、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该有八个亭子,那另外两个是什么亭子呢?在临近大正殿的左右两端的亭子分别是左翼王亭和右翼王亭,是左右两翼王爷办公的地方,八旗亭是八旗旗主办公的地方 。这种把汗王听证的大殿与八旗王公大臣候朝议事的亭子建在一起的格局,正是努尔哈赤崛起之初实行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所决定的 。反映了努尔哈赤晚年一汗独尊,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历史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