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怎么办,需根据具体情况用药

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怎么办,需根据具体情况用药

母牛产后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较多,常见的有用双氧水或5%-10%的高渗透盐水进行子宫灌注,也可用缩宫素、苯甲酸雌二醇等进行皮下肌肉注射等,母牛产后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有胎衣感染炎症、产后子宫收缩无力、胎衣老化或没有成熟、胎衣充血或水肿等 。
一、母牛产后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
1、服用益母草水,每天2次,连续服用3天即可,也可用缩宫素进行肌肉注射 。
2、预防母牛子宫感染,期间可用0.1%立凡诺液,冲洗母牛子宫 。
3、药物治疗在两天后还没有成效的,需要立刻进行手术疗法剥离胎衣 。

4、垂体后叶素肌肉注射,或者马来酸麦角静脉注射,从而促进子宫收缩 。
5、用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肌肉或者皮下注射,等待1小时后,用缩宫素进行肌肉注射,在2小时后需要重复注射1次,从而促进子宫收缩 。
6、用5%-10%高渗透盐水,或双氧水灌注子宫,使胎盘分离,从而让胎衣剥落完全排出 。
7、预防子宫感染可用1%-1.5%宫炎清,冲洗子宫,8、母牛可依次进行静脉注射治疗 , 5%葡萄糖氯化钠加庆大霉素、地塞也可用0.5%碘液、碘化钾1克、蒸馏水100毫升,按照比例调配,冲洗子宫和胎膜间隙,使母牛胎衣剥落 。

二、预防措施
养殖时要喂食含钙及维生素丰富的饲料,加强母牛的运动,生产后可让母牛自行舔干幼牛身上的黏液,产后可使用相关药物,促进母牛子宫恢复和胎衣排出,还能预防子宫内膜炎等疾病 。
二、母牛产后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
1、胎衣炎症:怀孕期间子宫有感染沙门菌、支原体、霉菌、毛滴虫、李氏杆菌、胎儿弧菌、弓形虫等,或者患有胎衣炎及子宫内膜炎,使结蹄组织部分增生,幼牛胎衣和母牛胎衣有出现黏连 。

2、胎衣组织构造:母牛胎衣属于上皮绒毛膜和结蹄组织绒毛膜相混合的胎衣 , 幼牛胎衣和母牛胎衣联系紧密,也是造成母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原因之一 。
3、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喂食的草料过于单一 , 造成母牛的营养不良,从而缺乏磷、钙、硒以及维生素A和维生素E等,还有母牛消瘦或太胖、年龄大、体质弱、胎儿过大、运动不足等都能引发母牛产后胎衣不下 , 其次产程长、胎水过多、早产、流产、生产瘫痪、子宫肌疲劳、未及时给幼牛哺乳等,造成催产素释放不充足,从而也影响子宫肌胎衣的剥落 。
4、胎衣老化或未成熟:胎衣会出现老化,主要是母牛胎衣结蹄组织增生,母牛子叶表层组织增厚,从而使绒毛钳闭在腺窝内,内分泌会逐渐减弱 , 胎衣不易剥离 。没有成熟的胎衣,母体子叶胶原纤维为波浪形,轮廓比较清晰 , 因此胎衣很难分离,一般早产时间越往前,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就会越高 。
【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怎么办,需根据具体情况用药】5、胎衣充血或水肿:在生产过程中,母牛子宫有强烈收缩或脐带血管太快关闭,都会引发胎衣充血,使绒毛钳闭在腺窝内,而且还会使腺窝及绒毛出现水肿 , 使绒毛中的血液不易排出 。胎衣水肿可延伸到绒毛尾部,结果腺窝中的压力不可降低,胎衣组织也一直紧密相连,从而使母牛胎衣下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