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适宜温度和饲养密度的措施 保证适宜温度和饲养密度

保证适宜温度和饲养密度的措施 保证适宜温度和饲养密度

冬季雏鹅抵抗力较弱,易感染各种疫?。?养鹅户要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 , 切实做好清洁卫生及疾病防治工作 。本文介绍一下冬季防治鹅病的措施有哪些 。
一、保证适宜温度和饲养密度1~5日龄鹅适宜温度是28℃~26℃,6~10日龄为26℃~25℃,11~15日龄为24℃~22℃ 。
一周龄鹅适宜密度是每平方米25~20只 , 两周龄每平方米20~15只,三周龄鹅每平方米15~11只,饲养密度不可过大或过小 。

1~3日龄雏鹅可采用昼夜弱光照明,3日龄后利用夜间喂食间隙关灯1~2小时 , 30日龄后夜间只有喂食时开灯,逐渐过渡到自然光照 。
二、管理要精心 , 营养要合理饲料要新鲜,青绿饲料要满足,饮水要清洁,增强雏鹅抵抗力育雏1~3日龄要有专人看护,平时要认真观察鹅群,做到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治疗 。

三、做好卫生防疫工作育雏室进出口处要设消毒池和消毒箱,无关人员不要进入育雏室 。用具要固定并定期消毒,垫料要及时更换,用具每天要定时清洗 , 至少每周消毒1次 。
圈舍至少每月消毒1次,每日定时清扫 。消毒药品可选择百毒杀、过氧乙酸等 。
不准将来路不明的鹅带入本场,本场售出的鹅-经离场,不准再回本场 。粪便、垫草、污物放于偏僻地方发酵处理,尸体要埋掉 。

四、做好小鹅瘟的预防接种冬季由于天气寒冷,是小鹅瘟的流行季节 。小鹅瘟主要侵害3~25日龄的雏鹅,年龄越小越易发病,且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一般10日龄以上较少发病 。
在种鹅开产前1个月,给种鹅肌肉或皮下注射种鹅用小鹅瘟疫苗(按1:100稀释),每只鹅1ml,15天后产生免疫力 。
如果种鹅未打过预防针,则应在小鹅出雏后18小时内皮下或滴鼻0.1ml雏鹅用小鹅瘟疫苗,5天后产生免疫力 。
五、发生小鹅瘟后要及时治疗对雏鹅用抗小鹅瘟血清进行紧急防治,每只雏鹅皮下注射抗小鹅瘟血清0.5ml,对发病雏鹅每只注射1ml , 15日龄以上每只注射2ml,隔日重复注射1次,治愈率为70%~85% 。
【保证适宜温度和饲养密度的措施 保证适宜温度和饲养密度】平时可不定期的用恩诺沙星饮水预防或治疗肠道疾?。ò词褂盟得飨∈停?在饲料或饮水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添加一些抗生素类、磺胺类、钙片等药物,预防雏鹅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