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选在高中教材里,故事内容比较简单,就是孔子让四位优秀学生谈各自的志向 。
本文耐人寻味的,不是学生谈得有多么精彩,当然学生阐述得也有韵致,而是孔子的态度 。
孔子对“率尔而对”的子路,是“哂之” 。
子路很自信,觉得自己可以辅佐一个兵车千乘的诸侯国国君,把一个内外交困的国家治理得强盛,百姓可以勇往直前,并且懂得做人的道理 。
文章插图
子路的理想很伟大,孔子为什么笑他?一者因为他不谦逊,不懂得礼让 。二者笑他的急脾气还是改不了,连上课回答问题都要抢 。
但孔子丝毫也没有笑子路的理想本身 。因为冉有、公西华的理想与子路相似,只不过说得委婉谦逊一点,但本质上都是要做一个治国的能臣 。孔子对他们两个并没有任何表示,说明他并不想评价理想本身 。
孔子原本就是让高徒说说各自的志向,自己做一个引导者,让他们畅所欲言而已,并不想加以自己的影响 。对子路那样莽撞的情形,都只是微微一笑,不想被别人查觉 。要不是曾点最后留下来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估计孔子永远也不会评价这几位学生的作答了 。所以我们要感谢曾点,他是有心人,既观察到了孔子的“哂”,又具有咬定青山不放松,问人一定问到根的精神,我们才得以明了孔子的内在想法,借此走入这位圣人的内心世界 。
文章插图
对于曾点的回答,孔子明确地表示了态度,是“喟然叹”,即发自内心的赞叹,并且说:“吾与点也!”现在忍不住又长叹,又旗帜鲜明地赞同曾点,违背了初衷,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曾点,也就是曾参的父亲,说得太符合孔子的理想了 。
文章插图
曾点的话到底有哪些言外之意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曾点像个文人,没有直接说自己的理想是什么,而只是描绘了一个春游图 。大家不要小瞧了这个春游图 。孔子读懂了图外之意 。
首先是时间 。
选在暮春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对四个弟子的态度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什么不是早春,也不是仲春呢?因为那个时候,天气还不稳定,经常要脱秋裤穿秋裤的 。而暮春时候,一切都既定了,天下一片祥和、稳定 。
文章插图
其次是人物 。
是冠者五六人,加上童子六七人 。
“冠者”,并不是现代意义上戴帽子的人 。古代只是贵族才在二十岁行加冠礼 。平民一般就是束发,无帽而有巾,人们用丝、麻制的巾来包头或扎发髻 。《释名》提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可见只有士以上的人才可以戴帽子,其他平民百姓都没有戴帽子的权利 。《说苑·修文》说:“冠者所以别成人也,修德束躬以自申饬,所以检其邪心,守其正意也 。君子始冠,必祝成礼,加冠以属其心,故君子成人,必冠带以行事,弃幼少嬉戏惰慢之心,而衎衎(kàn kàn 刚直从容貌)于进德修业之志 。”大意是说,贵族二十岁要戴帽子,以提醒自己成人了,该修养美德,不能再像小屁孩一样只知道玩了 。
文章插图
这些贵族青年,领着几个未成年小贵族,在天下安定、春光明媚的时节,去春游 。为什么要领着几个,而且比成年人多呢?我个人认为,是要表明优秀青年层出不穷 。所以,这是描绘贵族人的生活,是上层人的生活,而不是一般人的生活 。
第三是活动 。
先在沂河里洗个头,让自己清清爽爽 。
然后在雩台上吹吹风 。雩台是用来祈雨的台子,现在风调雨顺,也就不用巫史们在那里跳舞祷祝了 。
文章插图
做完这一系列有益身心健康的事之后,就是“咏而归” 。这个“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喊几嗓子,而是歌咏一些乐歌,如《诗经》 。修养文德,无处不在 。我们知道,有个成语叫“弦歌不辍”,意思是以琴瑟伴奏而歌诵,用来表达保持教化育人的精神,《庄子·秋水》中说:“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 。”
- 治疗失眠多梦偏方有啥
- 441821身份证是哪里的 441822身份证是哪里的
- 金曲捞都有谁参加过 金曲捞为什么不办了
- 减肥期间不掉重原因分析 减肥不掉秤的原因有啥
- 送茶壶的寓意是啥 送茶壶有啥寓意
- 闻香杯是干什么用的 闻香杯有什么用
- 人有三急是哪三样 人有三急是哪三急
- 有什么助眠的好办法 有什么助眠的方法
- 鸡蛋一摇晃里面有响动但是还没散黄 鸡蛋一摇晃里面都动了还能吃吗
- 为什么内裤洗了以后变红了 为什么内裤洗了有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