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种植的自然条件 燕麦主要田间管理措施是什么

燕麦种植的自然条件 燕麦主要田间管理措施是什么

主要是追肥和灌水 。施肥的原则是前期以氮肥为主 , 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 以防造成徒长而引起倒伏 。从分蘖到拔节是需水分最多的时期,要注意充分供水 。燕麦的病害主要足坚黑穗病和锈病等;虫害主要是黏虫、土蝗、蝼蛄、金针虫和蛴螬等,应及时发现并预防 。
保证墒情:由于干旱已经成为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加之春风高 , 易失墒,最好采用播前灌溉造墒或播后灌水保墒的技术措施 , 保证燕麦出苗和生长 。

中耕除草:旱地燕麦前期生长缓慢 , 单位面积株数较少 , 田间郁闭程度低,抑制杂草生长能力差,而且正值旱季 。及时进行中耕灭草 , 不仅能够减少下层土壤水分的损耗,而且能提高土壤接受雨水的能力 。
要掌握由浅到深锄早除小灭草的原则 。幼苗长到二叶一心到三叶一心时,进行第一次中耕,要求浅锄、细锄不埋苗 。对于消灭杂草、破除土壤板结、提高低温、减轻盐碱和杂草危害,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次中耕除草的适宜时期是分蘖后拔节前进行,此时地温高,中耕有利于灭草、松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第三次中耕除草的适宜时期是拔节后封垄前进行,此时既可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又可借助中耕适当培土,可起到壮秆防倒的作用 。对于杂草多、土壤下湿黏重且带盐碱的地块,中耕时间要适当提前 。
【燕麦种植的自然条件 燕麦主要田间管理措施是什么】

倒伏的防治:燕麦栽培中的倒伏问题是限制其产量提高的一个主要问题 。倒伏还会严重降低籽粒的品质和秸秆的饲用价值 。防治倒伏的主要措施有:
加深耕作层:适当加深耕作层 , 努力创造一个水、肥、气、热相协调的土壤环境 。使根系深扎土壤中,对燕麦生长发育极为有利,是增根壮秆的重要措施 。
适当早播:可使苗期较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有利于幼穗和根系生长发育;拔节期干旱少雨,有利于控秆蹲节,限制植株旺长,基部节间缩短,攀秆比较粗壮 , 提高抗倒伏能力 。春播燕麦区适当早播,对防治倒伏尤为重耍 。
合理密植:燕麦的倒伏与密度自很大关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 , 茎秆细弱 , 容易倒伏 。密度小了,产量会降低 。
巧施水肥:在水地条件下,以3-4叶时浇水追肥为宜,浇后及时中耕松土 。晚浇拔节水,以第一节间已经停止生长为宜,结合浇水进行必要的追肥 。
选用抗倒伏的品种:如小46-5、冀张莜二号、冀张莜三号、冀张莜四号、蒙燕7312、蒙燕7413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