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手机开机睡觉危害巨大或引发认知障碍

青少年手机开机睡觉危害巨大或引发认知障碍

据国外媒体报道 , 睡觉时将自己的保持开机的手机放在枕头边似乎已经成为当今科技时代许多人的生活习惯,但据国外媒体的科学研究发现,人们始终保持这样一种“随时待命”的状态有着极大的危害 。

手机强迫性
同龄伙伴们往往会要求青少年的手机始终保持开机状态,以方便他们在放学后相约出来游玩 , 这也就意味着这部分人群的手机几乎处于24小时开机的状态 。有调查显示,睡觉时将手机放在枕头底下的青少年通常是为了让朋友能够及时找到自己,但同时他们也不希望被不关紧要的事 , 或者自己并不待见的朋友所打扰 。
事实上,在这样一个自尊几乎等同于同伴接纳程度,并要求我们时常保持“可联络到”状态的时代中,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 。许多青少年都曾指出,他们曾经历过因为没有及时回复朋友的短信或者电话而被数落的事件 。
“他们有时会在半夜把我闹醒,而我却不得不和他们在电话中聊下去,否则对方便会觉得我在生他们的气 。”一名青少年如是说道 。

剥夺睡眠
任何当过父母的人都明白被剥夺睡眠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而青少年在睡觉时将手机始终保持可接通状态意味着他们或许会面临着不必要的生理或者心理伤害 。
医学研究显示,睡眠对于青少年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青少年往往需要每天获得9小时的睡眠时间,而成年人只需要8小时 。在另一方面,如果青少年睡眠不足的话将可能引发记忆力衰退、警觉下降和行为障碍等问题 。如果缺乏睡眠的情况更加严重的话 , 则可能导致青少年出现烦躁、易怒、压抑以及注意力无法集中等问题 。
那么,做为青少年监管人的我们怎样才能确保孩子获得了充足的睡眠呢?
短信陷阱
目前 , 短信息已经成为青少年和朋友交流的最主要方式 。据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一的青少年每天发送超过100条信息,或者每个月发送超过3000条信息 。而且,这部分“短信青少年”相比其他没有经常发送短信习惯的青少年有42%的几率更喜欢在睡觉时将手机放在枕边 。

应该说,现在的短信息几乎已经成为了人们产生焦虑感的源泉之一,无论是短信回复速度慢、对标点符号理解错误或者是一条包含性骚扰信息的短信都可能令人感到无比烦躁
据一项针对脑神经显影(neuro-imaging)的研究调查显示 , 人们在发送短信时会在大脑中心产生愉悦的情感,而这一机制同海洛因几乎别无二致 。对短信息成瘾的人群通常缺乏睡眠、认知功能下降、且对于短信的依赖只会越来越强 。因此,短信息成瘾的危害已经显而易见 。
青少年在踢足球、上音乐课、滑雪或者进行其他运动时通常无法发短信,那么这真的可以阻止青少年继续沉迷下去吗?恐怕不会!
不过 , 青少年在进行不同的运动或者智力游戏的时候的确可能帮助他们建立自尊,结交新朋友并学习新技能 。因此,在这一情况下,青少年通常会减少自己对于手机的依赖 。
由于手机对于青少年影响的日益加深 , 原本父母可以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力开始逐渐被同龄人所代替 , 而这通常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根据心理学家维姆-米纳斯(WimMeeus)的研究发现,父母和同龄人对于青少年来说都有着不同层面的影响力 。其中,同龄人的影响力主要集中的闲暇时段,父母的影响力主要在于学业和工作方面,而母亲和同龄人也可能对青少年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构成影响 。
【青少年手机开机睡觉危害巨大或引发认知障碍】我们认为,手机并不是青少年心智发育不成熟的最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我们无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应该说,科技的发展赋予了我们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断同外界联系的能力,但与此同时也剥夺了不少原本属于我们的家庭时光 。就比如,即便青少年和父母共处一室,他们也有可能仍然在通过手机和同龄人进行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