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鸟人工养殖可以繁殖的? 鸟的人工繁殖方法与技术

什么鸟人工养殖可以繁殖的? 鸟的人工繁殖方法与技术

世界上的笼鸟有几百种 , 但能达到人工繁殖的为数甚少 。古时候饲养笼鸟一般多为赏其华丽羽色,听其悦耳歌声,或观其搏斗,所以只养雄鸟,当然不可能繁殖 。近代养鸟者虽然开始着眼于繁殖,培养新品种,并采取各种措施,但达到繁殖目的的仍不多 。一方面可能饲料营养不能满足繁殖生理的需要,生殖腺不发育,或根本没有繁殖行为,如一些食虫鸟类;另一方面,一些食谷和杂食鸟虽然有发情、交配、营巢现象,以至于产了卵 , 但孵化不成功,有的甚至孵化出了雏鸟,但育雏失败 。所以说,鸟类在繁殖期对环境条件要求很严格 。因此 , 要想繁殖某种笼鸟,必须知道它的繁殖特点 。
(一)空间
雄鸟一旦发情就变得非常活跃,以各种动作、姿态向雌鸟求爱、追逐、交配、营巢……一系列的行为接踵而来 , 需要大的活动空间 。观赏笼显然太小 , 因而繁殖笼宜大,尤其初次进行人工繁殖 , 要尽可能地使笼大些 。

(二)繁殖期
北半球寒带、温带、亚热带地区繁殖的鸟,一般繁殖期在春季和夏初 。南半球寒带、温带、亚热带地区繁殖的鸟,在我国饲养,繁殖期却在秋冬季节,如牡丹鹦鹉、金丝雀等 。因为南北两半球的季节相反,鸟类比较固守它故乡的繁殖季节,热带产的鸟往往无固定繁殖期,如五彩文鸟 。
(三)巢区
许多鸟都有严格的巢区,比如画眉和八哥,秋冬结群 , 一到繁殖期就一对鸟占据一个山头,越界必斗 , 这类鸟只能成对单笼饲养 。文鸟科的一些文鸟、织布鸟、梅花雀和鹦鹉科的小型种类都喜欢在一棵树上营巢,甚至共建社会巢,故宜数对鸟于一笼中,单对饲养反而不容易繁殖 。

(四)巢与巢材
适宜的人工巢和巢材对鸟的营巢行为有诱导作用,要根据鸟的营巢材料和巢的特点造人工巢 。若能把它们在野外的巢原封端来安在笼内最好,但自然界的鸟巢不易搞到 。据巢口暴露情况 , 巢的种类分为两大类:
1、开口巢 。也叫明巢 。包括各种杯状巢、碗状巢和盘状巢,繁殖这类鸟可用草绳、麻绳以树枝或铁丝为骨架编织成形状类似的人工巢 。
2、闭口巢 。也叫暗巢 。包括树洞巢、洞穴巢及巢口甚小的球状、囊状和袋状巢,笼养条件下可提供木洞、巢箱,草编的巢壶 。【什么鸟人工养殖可以繁殖的? 鸟的人工繁殖方法与技术】

人工巢材有据末,切成一定长度的稻草茎或麦秸、麻刀、棕榈丝、绒羽毛、细枝等,要洗净、消毒、晒干 。这些人工巢材实际上相当于自然界巢的铺垫物,因而,为哪一种鸟提供什么样的巢材 , 要参照鸟巢的垫巢物,并结合实际观察确定 。
(五)卵与雏
实际观察证明,许多鸟认巢而不认识自己的卵和雏 。否则,杜鹃那样的巢寄生鸟就不可能存在 。这样就可给在笼养条件下只能达到产受精卵阶段的亲鸟或者孵化和育雏本能退化的鸟找保姆鸟代为孵育 。保姆鸟应尽量选择亲缘关系较近的笼鸟,这样的鸟孵卵方式、温度、孵化期、雏鸟形态、食物都比较接近,容易成功 。取卵或换卵要在正式孵化后 , 设法把鸟诱出巢,用干净的特制取卵勺轻捷地取出,不要触动巢材,以防鸟弃巢 。换雏最好在雏鸟睁眼之前,注意口腔的颜色要接近或一致 。因为有的亲鸟能以口腔颜色识别自己的雏鸟 。笔者曾把4个小沙百灵的卵让金丝雀代为孵育,没想到4只雏鸟出壳三天后因亲体不喂而全部死亡 。
(六)环境
频繁鸣啭、飞舞、求偶表演、追逐、交配、忙碌地营巢,一场喧闹之后,亲鸟就开始进入产卵、孵化、育雏的安静阶段,常常是一鸟孵卵 , 一鸟在巢周围守卫,这段时期鸟的警惕性很高 , 对周围环境的任何变化都十分敏感 。因此要选用一面为铁丝网,其它各面封闭的箱笼,使鸟有隐蔽、安全感;繁殖之前要完成消毒、清刷、更换巢底铺垫物等工作 , 一旦亲鸟开始孵卵就尽量少惊动,雏鸟出壳前停止清扫,不给浴水,只给不易变质的硬食 。饮水更换次数也适当减少 , 喂食、给水时预先给鸟以熟悉的声音信号 。不能搬动箱笼,也不要窥视巢中的卵或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