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的身世 张昭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怎么样?

三国时代,在东吴的职业人团队之中,张昭应该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但同时也是一个悲情人物 。“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
“内事不决问张昭”、“带投大哥”这些都是网络上调侃东吴重臣张昭的段子,在众多网友心目中,张昭似乎成了个没什么骨气的老头子 。然而,真实历史上的张昭,远没有这么简单,他是吴主之下声望最高的人,作用堪比曹魏之荀彧、蜀汉之诸葛!
徐州名士,天下共举
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进江苏徐州),生于公元156年(曹操生于155年) 。年少时便好学,擅长隶书,随白侯子安学习《左氏春秋》,与琅琊人赵昱、东海人王朗一道闻名又互为友好,徐州的才士陈琳等对他颇为称赏 。比曹操小一岁的张昭,在当时可谓天下名士,声名远播 。

张昭的身世 张昭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怎么样?

文章插图
既然有了名声,仕途也会很顺利,张昭成年后曾被举荐为孝廉,但他推辞没有接受 。徐州刺史陶谦慕名察举他为茂才,被张昭拒绝 。陶谦认为张昭轻视他,因此将张昭监禁 。后经好友赵昱援救才被释放 。张昭成年之后,正好是黄巾起义爆发(184年)的时候,所以他选择归隐不仕也是容易理解的 。
张昭后来辅佐孙策,荆州牧刘表想要亲自写信给孙策,写完后先给名士祢衡看,祢衡看完后讥笑刘表,说道:“像这样是想要让孙策帐下的孩童读吗,还是想要让张子布看到?” 由此可见,就连一向狂傲的祢衡,都认同张昭的才华 。
文武之事,一以委之
东汉末年中原动乱,张昭随其他难民逃到江东,受到割据江南的孙策的重用,官拜长史和抚军中郎将 。孙策对张昭极为礼遇,曾同他一道登堂拜见张昭的母亲,像同辈的密友一样 。孙策的领地上几乎所有重要的事务都由张昭经手(文武之事,一以委昭),他为孙策打平江东做出了很大贡献 。
因而他深受北方士大夫的敬重,在他们的书信中多有称赞张昭的言辞 。对此,孙策非但没有猜疑,反而潇洒地说:“当年管仲为齐国国相,齐桓公开口仲父、闭口仲父,而他则称霸诸侯为天下所尊崇 。如今子布贤明,我能重用,他的功名难道不为我所有吗?”这足可看出张昭在孙策心中的地位如同管仲在齐桓公心中的地位一样重要 。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重伤,临终前将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 。孙策嘱咐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当时孙权年少,张昭即向朝廷上表,又给各属县发公文,对江东的内外将校则令他们各守其职 。
当时孙权非常悲伤,张昭劝孙权说:“作为继承人,重要的是能继承先辈的遗业,使它昌大兴隆,以建立伟大的功业 。如今天下动荡不安,盗贼占山蜂起,孝廉你怎么能卧床哀伤,与常人那样去放纵个人的感情呢?”他亲自扶孙权上马,列兵而出,然后众人才服从了孙权 。
【张昭的身世 张昭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怎么样?】在孙权最初掌管江东时,因根基未稳,导致一些不服的人勾结在一起,谋图造反 。而张昭辅佐孙权安抚百姓,地方的长吏及羁旅之人,也得到重用而安定下来 。孙权每次出征,都留张昭镇守后方,总领府署的事务 。后来黄巾余党起兵,张昭率军将其讨平 。
江东之望,举邦惮之
张昭的身世 张昭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怎么样?

文章插图
史书记载张昭“昭容貌矜严,有威风”、“举邦惮之” 。在孙权的角度来看,孙策当年是把自己托付给张昭,所以张昭虽然尽心竭力的辅佐孙权,但对于孙权不合时宜的举动,张昭从来都是直言劝谏,也不管身边有人没人,对着孙权就是一顿“批评” 。
张昭每次朝见,都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经因为直言逆旨,而不进见 。后来蜀汉的使者抵达,称赞本国的德业,群臣中竟没有一人能让他屈服,孙权叹息道:“如果张公在座的话,他不屈服也会意挠,怎么还能自夸呢!”隔日,派使者劳问,想要请见张昭 。张昭到达后,避席道歉,孙权跪着阻止 。
张昭坐定后,仰头说道:“当初太后(指孙坚吴夫人)、桓王(指孙策)不把老臣交给陛下,而把陛下交给老臣,所以臣思尽臣节想要报答厚恩 。臣这颗愚暗的心用来报效国家,志在忠贞不移,死而后已 。假如说要臣改变思想,以求得世间的尊荣和陛下的欢心,这一点为臣是绝对做不到的!”孙权为此向他道歉 。
张昭和孙权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师亦父 。当初孙权掌事时太过年轻,是靠着张昭与周瑜的扶持才能够稳定局面,而且张昭年龄比孙权大太多,所以当孙权有一些出格的举动,张昭从来都是不留情面的劝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