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袁绍实战视频 官渡之战袁绍实力比曹操还要大 曹操是怎么打败袁绍的

还不知道:官渡之战,曹操如何打败袁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导语:《三国演义》虽然七分虚、三分实,但罗贯中通过自己的方式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战乱纷飞、鼓角争鸣的乱世 。在三国时期,除了各位枭雄的雄才大略、各位战将的气吞山河,更少不了背后那些运筹帷幄的谋士 。谋士,在《三国演义》中有着重要的戏份 。

官渡之战袁绍实战视频 官渡之战袁绍实力比曹操还要大 曹操是怎么打败袁绍的

文章插图
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正面相抗,曹操以少胜多,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从此奠定了雄踞北方的基础 。此战中,一共出现了11位谋士,非常精彩 。本文笔者来透过“演义”和“正史”,来分析曹操和袁绍的谋士阵营 。
一、乱世既起:三国的谋士文化
官渡之战中,曹操和袁绍双方阵营中一共出现了11位谋士,他们之间的表现可谓精彩纷呈 。袁绍一方,包括逢纪、郭图、田丰、审配、沮授5人,曹操一方包括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程昱等5人,另外,还有一位谋士比较特殊,此人就是许攸,他先在袁绍阵营,然后投奔了曹操,并且起了关键作用——建议曹操偷袭乌巢军粮 。
官渡之战袁绍实战视频 官渡之战袁绍实力比曹操还要大 曹操是怎么打败袁绍的

文章插图
在三国时期,谋士为何会如此抢镜?和那些上战场杀敌的武将不同,谋士们个个满腹经纶,为何会一定要加入乱世纷争呢?其实,这就是三国时期的谋士文化 。《论语·子张》记载: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
对于古代读书人来说,他们的终极目标就是入仕,也就是为做官 。但在东汉末年,皇室羸弱,汉献帝自己已经自顾不暇,这些读书人如何能效力于他呢?所以,谋士们若想有一番作为,必将选择一位雄才大略的“主公”,只有选择了合适的平台,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 。
反过来说,枭雄立于乱世,除了要带兵打仗,筹备粮草军械,还要面临诸多文书、谋略 。若想取得天下,就要广泛听取多人的建议,加以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所以说,枭雄在扩展自己势力的同时,也要寻找许多谋士,因此才有刘备“三顾茅庐”等求才的故事 。
所以说,在东汉末年,皇室羸弱,天下大乱,谋士为了展现自己,选择“主公”,枭雄为了夺取天下,选择“智囊”,二者是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这才形成了三国时期浓厚的谋士文化 。
以曹操阵营的5位谋士来说,荀彧和荀攸是叔侄两人,荀彧本来在袁绍麾下,后来他觉得袁绍不能成大事,所以改投了曹操,荀彧投奔曹操时间较早,当时曹操还只是个奋武将军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中记载:
(荀彧)或度绍终不能成大事,时太祖为奋武将军,在东郡,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 。太祖大悦曰:“吾之子房也 。”
也就是说,荀彧在袁绍和曹操之间选择了后者,这是谋士的选择 。而曹操见到荀彧后,赞赏他有“张良”之才,这是枭雄的选择 。
荀彧加盟曹操,5年之后,他的侄子荀攸也来到曹操的阵中 。在此之前,荀彧又向曹操推荐了程昱,程昱又推荐了郭嘉、郭嘉又推荐了刘晔 。而曹操的另一位谋士贾诩,则最为坎坷,他最初在董卓麾下;董卓死后,他投奔李傕;李傕失败后,贾诩又投奔张绣;在张绣的麾下,贾诩用计谋,两次帮助张绣打败曹操 。但最终,贾诩还是认为曹操才是他要找的“主公”,于是投奔曹操,最终成为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曹魏的开国重臣 。有意思的是,三国时期,吕布被称为“三姓家奴”,但看贾诩的经历,先后效力四个阵营,但曹操并没有因此而看不起贾诩,可见,曹操在选择谋士的时候,首先看重的是才华,这就是曹操用人的独到之处 。
官渡之战袁绍实战视频 官渡之战袁绍实力比曹操还要大 曹操是怎么打败袁绍的

文章插图
综上所述,三国时期,谋士和枭雄的相互选择,是三国谋士文化的鲜明特点 。同时,这些谋士为当时的天下格局,做出了很大贡献 。
二、官渡之战:谋士的团结与分裂
曹操和袁绍麾下都有诸多谋士,战场上,瞬息万变,如果谋士们能够提供有价值的策略,对主公来说非常关键 。但如果谋士们把重心放在了争权夺利上,那对己方阵营来说,简直是灾难 。官渡之战时,曹操和袁绍的谋士阵营,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
·袁绍阵营谋士的“分裂”
在官渡之战前夕,袁绍已经平定河北 。此时的刘备占领了沛县,背叛了曹操,曹操出兵攻打刘备,刘备只得求救于袁绍 。到底要不要救刘备?袁绍询问诸位谋士的意见 。此时,袁绍手下6位谋士(包括许攸)的表现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