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的来历 历史上于谦的一生事什么样?他为何始终都不被重用?

【于谦的来历 历史上于谦的一生事什么样?他为何始终都不被重用?】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
于谦,于明永乐19年(公元1421年)考取进士,走入仕途 。后跟随明宣宗朱瞻基平叛朱高煦有功,而被委任巡按江西,后被擢升为兵部侍郎 。
于谦的清廉,当时上至朝廷,下至黎民都广为流传 。正统年初(明英宗初期),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内阁,他们对于谦也特别敬重,当时朝堂可谓风清气正,但当“三杨”去世以后,朝廷内阁由宦官王振把持 。王振是出了名的贪污腐败者,平日里作威作福,文武百官无不惧怕且避而远之 。逢进京奏事者,必纳纹银百两给王振,否则奏折根本到不了皇帝的案头 。可每次于谦进京奏事,就不会阿谀奉承,不会拍王振的马屁 。
于谦《入京》: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
要说于谦,不得不提“土木堡之变”和北京保卫战 。因为这两次历史事件,于谦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他一生的大起大落,也正由此拉开序幕 。

于谦的来历 历史上于谦的一生事什么样?他为何始终都不被重用?

文章插图
(二)土木堡之变,于谦主政朝纲 。
公元1449年(明朝正统十四年),北方瓦剌部族在首领也先的带领下,一路南下烧杀掳掠,大有夺取大明之势 。明英宗朱祁镇当时亲信宦官王振,加上张太皇后病逝,三杨或贬或死,所以王振更加肆无忌惮,把持朝政,在他的煽动下,明英宗准备亲率前往 。此时于谦等重臣劝言道:“力言六师不宜轻出”,但英宗偏听偏信王振,亲率大军25万,迎战瓦剌 。
由于王振的专断,大战指挥失当,明军几乎全军覆没,明英宗也被瓦剌俘获 。瓦剌为了获得更多既得利益,欲用英宗为人质当诱饵,向明朝索要割地赔款 。
此时,主和投降派徐有贞为了躲避战祸,假借星象要迁都南京 。为了保住明朝江山基业,也为了稳定内政,主战派于谦力排众议 。
于谦:“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 。难道不见宋朝南渡的故事吗?”
就这样,迁都的建议被否定,然而我们知道,土木堡之变以后,在北京几乎没有重兵,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那么于谦对于这场保卫战,又有何把握呢,能力挽狂澜吗?
土木堡之变的惨烈与耻辱
(三)北京保卫战,于谦奋起反抗 。
还原历史我们知道,对于此次北京保卫战的胜算,于谦根本没有多大把握 。土木堡之变以后,京师只剩下10万的兵力不到 。另外,国不可一日无君,就这样,在太后的支持下,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被拥戴上位,是为明代宗(景泰),在得到新晋皇帝的大力支持下,于谦从全国调集军队,力保京师 。
在我们看来,一方面于谦主政朝廷安危,另一方面,他用自己的高瞻远瞩极力拥戴新君,所以在老百姓的眼里,于谦就是一个顾大局、识大体的忠心为国的臣子 。相比之下,徐有贞等的求和、避让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
在于谦等大臣的殊死抵抗下,瓦剌军被打败了,于谦最终取得京师保卫战的大捷 。战争的胜利,保住了京师,更保住了大明王朝,在全国上下,都对于谦的做法表示钦佩,也增加了于谦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 。
京师保卫战,于谦力挽狂澜
于谦的来历 历史上于谦的一生事什么样?他为何始终都不被重用?

文章插图
二、英宗复辟,“第一国士”之死
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位国之重臣,为何最终会死于庙堂呢 。于谦的死不是偶然,也不是仅仅因为后来英宗的复辟而带来的报复,于谦的死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格局都有很大的关系 。
(一)明朝初期的政治生态 。
明朝初期,历经朱元璋和朱棣之后,藩王的势力已经大大地被削弱,此时的大明官场也被重新洗牌 。随着洪武之治和永乐盛世,此时的明朝相对来说,比较重文轻武、安于乐道,包括当时的锦衣卫和诸如王振太监势力都略显逊色 。所以于谦,作为文官的代表,得到重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
(二)于谦的登场,是时代产物 。
正是由于文官集团势力的庞大,所以庙堂之上的这一支队伍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也往往会得到皇帝的青睐 。土木堡之变,由于英宗的盲目出战,导致大明全军覆没 。而此时,于谦士大夫集团的鲜明主张,就显得极为精当,也得到了很多阶层和老百姓的认同,所以他们的存在感十足 。所以于谦的光环更加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