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延和谁在一起 三国时期魏延和杨仪的关系为何不好?背后是何真相?( 二 )


魏延放弃“假节”的权限 , 而是上奏章去成都 , 实际上是希望获得刘禅的认可和支持 。
他一个人搞不定荆州系官员 , 如果加上皇帝呢?没准可以搏一搏 。
哪怕刘禅最后和稀泥 , 魏延也有台阶可下 。
从权力更迭的角度来看的话 , 诸葛亮死后 , 魏延是否能联合刘禅一起打击荆州系?先从军中下手 , 搞掉杨仪、费祎、姜维等诸葛亮的嫡系 , 然后帮助刘禅把权力夺回来?
因此 , 杨仪上奏章说魏延谋反 , 是希望荆州系官员帮自己坐实罪名 , 而魏延上奏章说杨仪谋反 , 是希望刘禅出来帮助自己说话 。
魏延是在给自己争取盟友 , 他需要刘禅的态度 。
二:刘禅的考虑 , 他为何放弃魏延?

三国时期魏延和谁在一起 三国时期魏延和杨仪的关系为何不好?背后是何真相?

文章插图
魏延和杨仪的奏章到了成都后 , 很快就有了结论 , “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 , 琬、允咸保仪疑延 。”
蒋琬和董允当然是力挺杨仪 , 他们也不希望军队落到魏延手中 , 不是一路人 。
而刘禅其实可以考虑支持魏延 , 从皇帝的角度来看 , 魏延和荆州系官员的矛盾 , 有利于皇帝掌握权力 。
如果全是荆州系官员说了算 , 那和诸葛亮在世时有什么区别?刘禅这个皇帝当得有什么意思?
对于刘禅来说 , 巴不得双方不停争斗 , 当然是可控下的争斗 , 然后皇帝居中调解 , 使得皇权独大 。
魏延的奏章 , 就是名正言顺地给刘禅递上了刀子 。
但是 , 刘禅却不敢接受 , 原因是 , 他这个皇帝暂时没权 。
诸葛亮生前 , 把朝政大权、军权都收归丞相府 , 朝廷上上下下掌管实权的都是诸葛亮的人 , 他才刚病死 , 刘禅还没来得及收权 。
魏延、杨仪的奏章到成都后 , 刘禅是向蒋琬、董允询问意见 。
蒋琬是诸葛亮指定的第一接班人 , 诸葛亮曾向刘禅密奏:“臣若不幸 , 后事宜以付琬 。”
诸葛亮在北伐前线时 , 丞相府大大小小的政务都是蒋琬在处理 , 诸葛亮死后 , 朝政大权毫无疑问掌握在蒋琬手中 。
而董允实际行使的职权虽然不如蒋琬 , 却更加重要 , 诸葛亮给他安排的职务是:“侍中 , 领虎贲中郎将 , 统宿卫亲兵 。”
整个皇宫的安全 , 以及刘禅的人身安全 , 都掌握在董允的手中 。
董允还不是个唯唯诺诺的官员 , 他不但担负皇宫安全的职责 , 连刘禅的生活都要管 , 刘禅都有点怕他 , 《三国志·董允传》中记载:
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 , 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 , 今嫔嫱已具 , 不宜增益 , 终执不听 。后主益严惮之 。
刘禅知道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 掌握着宫廷宿卫的董允是他越不过的坎 。
多找几个妃子不是原则问题 , 还好过关 , 涉及到政治斗争 , 就很难说了 。
因此 , 有蒋琬和董允支持杨仪 , 刘禅即使想支持魏延 , 也毫无办法 , 没准他的圣旨都出不了皇宫 。
刘禅当时根本就不敢支持魏延 , 他不敢跟荆州系官员翻脸 , 他拥有的皇权很弱小 。
另外 , 即使刘禅支持了魏延 , 也能顺利把自己的意图传递出去 , 可刘禅也无法保证魏延掌军后 , 自己能控制得住魏延 。
万一魏延的胃口变大了怎么办?行“操、莽之事”怎么办?刘禅也不敢赌 。
所以 , 综合考虑 , 刘禅只能默认蒋琬、董允“保仪疑延” , 史书都没有记载他的态度 , 因为 , 他的态度真不重要 。
蒋琬掌朝政 , 董允掌宫廷宿卫 , 刘禅能怎么办?
刘禅当时最需要的不是魏延递来的刀 , 而是时间 。
三国时期魏延和谁在一起 三国时期魏延和杨仪的关系为何不好?背后是何真相?

文章插图
可控的斗争 , 刘禅可以参合 , 不可控 , 还是算了吧 , 无非牺牲一个魏延 , 刘禅也习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