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开启了清代的 归有光:明朝官员、散文家,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 , 字熙甫 , 又字开甫 , 别号震川 , 又号项脊生 , 世称“震川先生” 。汉族 , 苏州府昆山县宣化里人 。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 ,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嘉靖十九年(1540年) , 归有光中举人 , 之后参加会试 , 八次落第 , 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 , 读书谈道 , 学徒众多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 , 倭寇作乱 , 归有光入城筹备守御 , 作《御倭议》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 , 年近六十岁的归有光得中进士 。及第后历官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等职 , 故被称为“归太仆” 。一度留掌内阁制敕房 , 参与编修《世宗实录》 。隆庆五年(1571年) , 归有光病逝 , 享年六十六岁 。归有光崇尚唐宋古文 , 其散文风格朴实 , 感情真挚 , 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 , 被称为“今之欧阳修” , 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 。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 。

归有光开启了清代的 归有光:明朝官员、散文家,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

文章插图
人物生平
科举不顺
归有光于明武宗正德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507年1月6日)出生在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宣化里一个日趋衰败的大族之中 。他八岁时 , 年仅二十五岁的母亲就丢下三子两女与世长辞 , 父亲是个穷县学生 , 家境急遽败落 。也许就是这种困境 , 迫使年幼的归有光过早地懂得了人间忧难 , 开始奋发攻读 。
归有光自幼明悟绝人 , 九岁能成文章 , 十岁时就写出了洋洋千余言的《乞醯论》 , 十一、二岁“已慨然有志古人” , 十四岁应童子试 , 二十岁考了个第一名 , 补苏州府学生员 , 同年到南京参加乡试 。“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的归有光 , 开始时对举业满怀信心 , 但他参加乡试却连连落第 , 五上南京 , 榜上无名 , 其间惨淡经营 , 寒窗十五载 。嘉靖十九年(1540年) , 三十五岁的归有光参加南京乡试 , 受到主考官张治的欣赏 , 把他视为国士 , 称他是“贾(谊)、董(仲舒)再世” , 将其拔为第二名举人 , 期待归有光能更进一尺 , 早日成为进士[4] 。此时的归有光已是纵观三代两汉之文 , 遍览诸子百家 , 上自九经二十一史 , 下至农圃医卜之属无所不博 。归有光的古文和俞仲蔚的诗歌、张子宾的制艺被誉为“昆山三绝” 。以归有光的才学和声望 , 考取进士应是胜券在握了 。在乡试高中的同年冬天 , 归有光雇上车马日夜兼程北上 , 准备应第二年的礼部会试 。谁知这次会试竟是名落孙山 。
南下还乡后 , 归有光移居就近的嘉定安亭江上 , 开始了一边读书应试 , 一边谈道讲学的生涯 。四方学士纷纷慕名而来 , 少时十几人 , 多时百余人 。归有光的家境一直困贫 , 全靠妻子王氏料理家事维持生计 。居安亭期间 , 王氏治田四十余亩 , 督僮奴垦荒 , 用牛车灌水 , 以所收米粮供全家及弟子之食 , 让归有光专心讲学 。归有光纵论文史 , 谈经说道 , 一时间弟子满门 , 海内学者文士皆称归有光为震川先生 。
归有光名扬海内 , 连恃才居傲的徐文长(徐渭)对归有光也肃然起敬 。一日 , 状元出身的礼部侍郎诸大绶回乡招请徐文长聚会 。可是从黄昏一直等到深夜 , 徐文长才迟迟而来 。问其缘由 , 说“避雨一士人家 , 见壁门悬‘归有光今欧阳子也’ , 回翔雒读 , 不能舍去 , 是以迟耳” 。诸大绶命仆人取那轴归有光的文章来 , 张灯快读 , 相对叹赏 , 至于达旦 。
然而 , 归有光的命运却是困蹇不堪 。三年一次的会试 , 次次远涉千里而去 , 一连八次都是落第而归 。其间四十三岁时 , 失去了最心爱的长子 , 时隔一年 , 又失去了任劳任怨、与己分忧的妻子王氏 。仕途的蹭蹬 , 把这位名扬海内的古文家长期抛弃在荒江僻壤之上 。加之失子丧妻的哀痛 , 使他的生活更加艰难 。不过 , 坎坷的生活 , 倒也磨炼了归有光深沉坚毅、不屈服于权势与恶运的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