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事件 宋仁宗遇刺案是怎么回事?背后主谋是谁?

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闰正月十八日夜间,许久没有宠幸曹皇后的宋仁宗驾临坤宁宫,二人温存之时,突然被宫外的嘈杂声和惨叫声惊醒,之后便发生了宋代历史上著名的宋仁宗遇刺案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当时仁宗听到嘈杂声后翻身坐起就要出宫看个究竟,幸而曹皇后机警,紧紧将仁宗抱住,坤宁宫的宫女和宦官们在危急关头竟然爆发出巨大的力量 。谏道:“外边情况不明,侍卫尚未来到,陛下此时出去万一有个好歹,您让天下的黎民百姓怎么办?”仁宗一听惊出一身冷汗,便问宫内当值的宦官外边是怎么回事,旁边的宦官何承用就回答说是乳母责罚小宫女,打得狠了些 。曹皇后一听就火了,说:“贼人已经在殿外杀人了,情形万分紧急,你这个时候还在撒谎,是要蒙骗皇上吗?”这时候仁宗才知道,外面有人正拿着凶器到处找自己 。
仁宗一听,一时竟没了主意,倒是曹皇后处变不惊 。她一面派人去通知卫队前来护驾,一面让跟前的宫女和宦官做好守卫,并重赏大家奋勇抵抗 。

宋仁宗事件 宋仁宗遇刺案是怎么回事?背后主谋是谁?

文章插图
由于天黑,敌我难辨,曹皇后把凡是愿意抵抗的人的头发剪下一绺,大声说:“天亮以后,以此为证,护驾有功,必有重赏 。”
不抵抗,必死无疑;抵抗,或许等到援军到了,既能保住性命,还能立功,不如拼死一战 。于是,坤宁宫的宫女和宦官们打开宫门冲了出去 。
冲到外面才发现,其实乱贼并不多,也就四个人 。而且,他们都认识 。原来在殿门口行凶的人竟然是皇帝在崇政殿的亲军武官卫士——颜秀、郭逵、王胜和孙利 。
就在宦官和宫女们与四个刺客混战的时候,宋仁宗的宠妃张美人突然来到坤宁宫,并以身护在宋仁宗面前 。
此情此景令宋仁宗深感意外和无比感动!而大批禁卫军的到来也迅速扭转了危险的局面 。混战中,禁军侍卫王中正连发数箭,当场射死颜秀、郭逵、孙利 。王胜一看势头不好,趁乱逃跑了 。禁军侍卫搜查了一夜,也没有找到王胜 。
宋仁宗给主管宫内守卫的副都知杨怀敏下令:彻底搜查,生擒王胜,严加审讯,搞清图谋 。三天后,当杨怀敏率领卫士在宫城的北楼里找到王胜时,王胜连伤带饿已经奄奄一息了 。但这个杨怀敏并未执行上谕活捉王胜,而是让卫士们一拥而上,将王胜乱刃分尸 。
欧阳修的《归田录》是这样记载的:“庆历八年正月十八日夜,崇政殿宿卫士作乱于殿前,杀伤四人,取准备救火长梯登屋入禁中,逢一宫人,问:“寝在何处 ?”宫人不对,杀之 。既而宿直都知闻变,领宿卫士入搜索,已复逃窜 。后三日,于内城西北角楼中获一人,杀之 。时内臣杨怀敏受旨“获贼勿杀”,而仓卒杀之,由是竟莫究其事 。”
虽然四个刺客全被杀死,但是皇帝遇刺这么大的事,毕竟是要有人负责的 。
以副宰相参知政事丁度为首的一派认为针对皇帝的刺杀关系到政权的安危,主张彻底调查案件 。而主管全国军政的枢密使夏竦,则认为这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不必大张旗鼓的去调查,派出御史和宦官在皇宫内调查就行了 。
宋仁宗事件 宋仁宗遇刺案是怎么回事?背后主谋是谁?

文章插图
一个要揭,一个要盖;一个是要将宫廷秘案大白于天下,一个是唯恐后宫隐私暴露在世人的面前 。根据司马光《涑水记闻》的记载,丁度和夏竦两个人从早朝开始争论了两个多时辰,双方都是据理力争,谁也说服不了谁 。
最后仁宗皇帝采纳了夏竦的观点:在宫内秘密调查处理,不要把事情搞大 。
缘何如此低调?一是宋仁宗赵祯“天性仁恕,用刑忠厚 。”其次估计是家丑不可外扬吧 。
侍御史宋禧受命入宫调查 。由于凶手颜秀等四人已经被诛杀,宋禧只能是把值班卫士和宫内的宦官宫女讯问一遍,然后上奏仁宗 。
仁宗阅后,建议息事宁人,但御史台不让 。还有比刺王杀驾更大的事吗?竟然要不了了之,那置王法于何地?于是御史台的长官御史中丞鱼周询带领御史们上了一道表章,请求严惩杨景宗等人 。他们认为这几个人负责宫城的守卫,保卫着皇帝的人身安全,手下的侍卫竟然动手在宫殿里杀人放火,这些人竟然不不知道,是失职,失察,甚至是渎职!
面对御史台的弹劾,宋仁宗也不能一再庇护 。于是,主管皇城司和兵器的官员们都被惩罚了 。
负责宫城守卫的勾当皇城司、建宁军留后杨景宗被解除皇城司的领导职务,降级到地方任职,知济州 。济州就是现在的山东巨野 。宦官入内都知司的副都知邓保吉也被贬出京城,到阜阳担任地方的治安官员 。而宦官副都知杨怀敏的处理却比较耐人寻味,他被降级为文思使贺州刺史,却不需要赴任,还在宫内掌管着皇城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