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不设计除掉司马懿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

还不知道:诸葛亮死后,为何要在口中含七粒米?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我们大家非常喜欢的人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 。小时候每次看到诸葛亮身死的场景,都会不由自主地流泪,不想诸葛亮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离开人世 。不过在悲伤之余,又非常好奇,为啥诸葛亮气绝时,要让手下在他口中放上七粒米呢?小时候非常不懂这一行为,直到长大后,才发现了诸葛亮的良苦用心,这个操作的背后竟然又如此大的作用!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不设计除掉司马懿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

文章插图
诸葛亮
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多智近妖的人物,基本可以用算无遗策来形容 。不过诸葛亮虽然厉害,但终究还是人,离不开生老病死 。刘备去世后,整个汉室的复兴责任都压在了诸葛亮身上,不过在一次次的北伐过程中,诸葛亮最终还是没能抗住,累垮了身体 。事实上,以诸葛亮的才智,他也算到了自己大限将至,天命不可为,但为了蜀汉的前途,他还想再努力一下,欲借七星灯增寿,但在魏延的无意破坏下,最终这个计划未能成功 。
诸葛亮其实并非贪生怕死之人,他只不过是想为蜀汉再多尽一份力,为完成刘备北伐中原,匡扶汉室的梦想再多走一步,结果天不遂人愿 。既然诸葛亮增寿之事不成,那就只能妥善地安排身后之事了 。而在诸葛亮气绝前,他曾对手下这样交代 。
原文:孔明写毕,分付杨仪曰:“吾死之后,不可发丧 。若司马懿来追,将吾先时木雕成吾之原身,安于车上……丧车上可作一龛,坐于车上,用米七粒,少用水放于口内;足下安明灯一盏;置柩于毡车之内;军中安静如常,切勿举哀,则将星不坠矣 。吾阴魂自起镇之 。先令后寨先行,然后一营一营,缓缓而退 。”
诸葛亮在临死前交代杨仪,等他死后,不能立刻发丧,而要先用木头雕刻成他的模样,假装他还活着,然后放七粒米在他的嘴巴中,脚下再放一盏明灯,这样的话就可以做出诸葛亮仍然在世的假象,吓住司马懿,让他不敢贸然追击,完成这一切后,杨仪再带领大家徐徐退兵 。
说白了,诸葛亮交代的这一整件事情就是为了骗司马懿,让司马懿误以为诸葛亮还活着,不敢出击 。而诸葛亮之所以口含七粒米,实际上就是想让天上代表他的那颗星星不至于马上坠落 。诸葛亮生前为蜀汉劳心劳力,到死了都还在想着怎么让自己的将星不落,怎么保护蜀军成功撤退,真是用心良苦啊 。但是他的这个计谋真的能行吗?真的能骗到司马懿吗?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不设计除掉司马懿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

文章插图
三国演义中,基本很多大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那颗将星,关羽张飞去世时,诸葛亮都曾夜观天象,看到了将星坠落 。所以说,只要会看星象,基本都是可以通过星象判断对方究竟是不是去世了 。诸葛亮会看星象,司马懿这等枭雄自然也是会看的,尽管诸葛亮已经提前布置防护措施,但当他去世时,司马懿仍然看到了将星坠落 。
原文:却说司马懿夜观天文,见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东北方流于西南方,坠于蜀营内,三投再起,投大起小,隐隐有声 。懿大惊曰:“今诸葛孔明死矣!”
可以看到,虽然诸葛亮布置得很好,而且还让杨仪放七粒米在他口中,但他并没能阻止将星坠落,司马懿还是发现他死了 。也就是说,诸葛亮说的“口含七粒米,则将星不坠”其实是骗杨仪他们的,而目的就是为了让杨仪他们足够镇定,不至于漏出马脚让司马懿发现破绽 。不得不说,诸葛亮这一手虚虚实实玩得确实是漂亮,所有人都被他骗到了,“口含七粒米”并不是让他的将星保持不坠落,而是借此安抚蜀汉众人的人心,免得诸葛亮一死,蜀汉众人就慌忙撤退,让司马懿发现他们的真实目的 。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不设计除掉司马懿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

文章插图
也有人会问了,既然司马懿发现诸葛亮将星坠落了,又为何不追呢?实际上这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斗智斗勇的结果了 。
原文:司马懿知孔明身死,急起大兵追之 。方出寨门,忽然自省,乃与二子曰:“孔明善会六丁六甲遁法,今见吾久不出战,故以此术诈死,诱我追之 。今若追赶,必中计矣!”因此复回 。
司马懿看见诸葛亮的将星坠落,本来是打算率军出击的,但是走到营寨门口,又突然想起诸葛亮会六丁六甲之术,认为将星坠落,很可能诸葛亮施展的诈死之计,骗他去追击,然后设计伏击他,所以司马懿最终还是没有率军去追击,只是让夏侯霸带人去五丈原探听消息 。很多人会奇怪,这个六丁六甲之术是个什么玩意,为啥司马懿如此忌惮?